《卖木雕的少年》教学杂谈
翻新时间:2023-05-21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杂谈
新课改给比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都比过去增强了。语文教学重视朗读,重视理解、感悟。语文课堂出现了一派可喜的现象,但可喜的背后似乎又缺失了点什么。
有人说小学语文课是感性的,强调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这不错,但不能以此忽视甚至排斥理性,排斥冷静思考。教学如歌,教学过程有时高亢激越有时低吟慢咏,是有节奏有起伏的。这次有幸聆听了十三节优质课,感受颇深。十三节优质课似乎让我找到了那点缺失的东西,让我感受到课堂上老师不仅仅只停留在朗读、理解和感悟上,不仅仅只沉浸于情感的激动之中,还让学生
“跳出”课文来看课文,推敲词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领悟句式,理作者的思路等等,求得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
如王和丹老师上的《卖木雕的少年》一课,王老师寻找思维情感的三个语言附着点“遗憾、沉甸甸、隆起”,始终抓住语言训练点,深入推敲,理解词语背后的深刻意思。如在教学“沉甸甸”时,老师问:沉甸甸就是──学生回答就是很沉,老师接着说,那该怎么读呢?请学生读词,并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在朗读的基础上老师追问:拳头那么大的东西怎么就沉甸甸呢?学生一时不明白,老师不急,留有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并鼓励:不要紧,这个问题有点难,我们再去读读课文……然后引导孩子从木雕小象墩的来之不易体会“沉甸甸”;从“暮色中专门等候”体会“沉甸甸”;从“不用钱”体会“沉甸甸”,在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点拨下,学生明白这沉甸甸的是中非两国人民的友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眼中的奥运会
- 小足球赛
- 椅子,我错了
- 家乡的明珠
- 我们的新老师
- 班干部竞选
- 珍惜爱——读《爱的教育》有感
- 游戏币与一元钱
- 小百灵的日记本
- 学滑板
- 2020年的摩托车
- 等待成熟
- 书海漂流记
- 秋天的雨
- 讲环保,人人有责
- 高三文科往届学生在高考誓师会上的应战书
- 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案例:关注广场让风景永存
-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爱我故乡
-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水果大观园》
- 滨海三中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方案
- 少先队活动方案“争当文明小公民”
-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魅力太仓
- 谈谈如何设计少先队活动方案
-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创业,从我做起》
- 中队值周工作方案和考核细则
- 小学“做中学”实验项目推进方案
-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认识自我
-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珍惜劳动成果》
- “彩虹计划”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方案
-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腾飞的太仓,我的骄傲
- 论驰名商标的认定民法论文(1)
- 分析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两岸行政程序法制之进程和现况比较(1)论文
- 论翻译的原则
- 盖尤斯之前的罗马立法活动(1)论文
- 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
- 我国的财政监督:问题与对策
- 分秒之争:一位消费者的维权之路(1)论文
- 中国财政政策10年中从适度从紧到积极
- 公共财政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 ESCROW的应用民法论文(1)
-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与观念转变的理论思考
- 论仲裁中的当事人意思自治(1)论文
- 财政自治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 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三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二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二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三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二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一
- 《窃读记》教材简说
- 《窃读记》教学建议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二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一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一
- 《窃读记》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一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三
- 《珍珠鸟》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