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9
拨开迷雾 超越自我──《观潮》教学反思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使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景。针对《观潮》教学,我进行了如下思考:
1、要给学生足够的感悟体验的时间:
学生根据三、四自然段中的词来背诵,会背诵的只有少数学生。我反复思索,如果让学生朗读体验时间更长一些,多一些背诵方法的引导,让学生背诵时间再能长一些,学生背诵这些描写精彩的句子就更容易一些,课堂效果会更好一些。比如说,先启发学生想一想:“远处的声音、景象是怎样的?近些时又是怎样的?再近些又是怎样的?”细读思考后,根据教师的启发去联想,在头脑中展现大潮到来时的画面,最后再根据打出的幻灯片作为依托,背诵课文可能就省时省力了。
2、要灵活机智的驾驭课堂:
我在引导学生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时,我范读课文,配上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一天下奇观的景象。读时,我却将“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读成了“浩浩荡荡地向我们飞奔而来”明显的错误!怎么办?我读完后说:“老师在读浪潮‘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时,故意读成了‘向我们飞奔而来’,你们是否感受到了浪潮的气势磅礴?是否感受到了钱塘江潮的雄伟壮观?你的眼前浮现出的情景又怎样呢?”学生竟在谈感受时说:“我感受得更真切,好像钱塘江大潮就在飞奔而来。”如此一来,因为我的过失得到及时地补救,竟然变被动为主动,倒真给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这说明,教学需要反思,需要积累“失败”的经验。但教师必须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去随机诱导、现场处理、及时调适,并在学生的课堂交流中去灵活点拨,有机渗透。
3、根据学生的需要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我在四⑷班上了第一节,感觉到课堂的沉闷,学生感悟的肤浅。我思考:第一课时扫除生字新词,读懂读通课文。第二课时重点突破,感悟钱塘江潮的壮观。但学生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最有兴趣的是在第一课时。如此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易激发了,实际上是错过了学习课文的最佳时机。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能真切地感悟这一壮观景象,如何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有所获。看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
于是,我便将文章的三、四段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且安排在第一课时教学,以期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在四⑶班便这样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第二课时:先用一小部分时间来读懂理解潮来前和潮来后几节课文,然后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积累和运用课文的语言文字等训练上。
事实证实,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最大收获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
4、超越教学设计,体现以生为本:
我在“现场直播”给画面配解说词这一环节时,先让个别学生上台当小主持人讲解,练习给画面配解说词,当时由于离下课的时间还有五分钟,我便临时调整课堂思路:让同桌互相讲解画面,配解说词当小主持人。如此一来却出现课堂的精彩镜头。学生既大面积地参与了语言实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让同学们再次感受了钱塘江潮的“天下奇观”。
为什么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语言实践呢?其实,重视全体学生的不同发展,这才是阅读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
我们只要善于反思,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学习的规律,就能让学生确确实实的学有所获,我们就能拨开迷雾,超越自我,我们的课堂也就能走向成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的唠叨
- “外星人说”之我见1
- 第一次骑单车
- 第一次尝试
- 《女娲造人》在现实中飞翔
- 外星人说”之我见
- 人类起源之我见
- 《伊甸园里》是神往的天堂
- 妈妈的唠叨
- “外星人说”之我见3
- 妈妈的唠叨
- 难忘的第一次
- “神创论”可以休矣
- 追求人类起源
- 国宝失踪之谜
- 如何做好办文工作
- 公文的处理时限
- 秘书的写作工夫是怎样学来的
- 企业如何做市场调查
- 工作汇报的写作格式及范例
- 聘书写作的注意事项
- 论文材料和语言方面的毛病
- 如何提高公文写作几点建议
- 公文写作指导
- 劳动合同一般写法
- 写聘请书的基本要求
- 总结写作的基本要求
- 如何写好推荐信
- 领导演讲稿的写作
- 写建议书的基本要求
-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能随意换用或混合使用
- 建筑长度超过多少必须要设置变形缝
- 装修注意事项
- 关于无障碍设计的几个问题总结
- 测量仪器的检验和校正
-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符合哪些条件才能进行商品房销售?
- 现代建筑物加固技术概述
-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中裂缝原因的分析
- 高性能混凝土用水量
- 矿院建筑馆雨季施工方案
- 土方作业雨季、冬季、夜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一般设计原则
- 透水砖的来历
- 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怎样保存索赔的依据?.
-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在高温、远距离运输条件下的施工实例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