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观潮》教学反思
《观潮》教学反思 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马 忱 《观潮》一课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
1、读: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议、评: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见。全文的教学采取了自评、师评、互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景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议”、“评”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4、赏:再次展现大潮来时的雄壮的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的气势。
5、再读: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大潮的雄壮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观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条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最后犹如千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大潮的雄壮,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完全文后,我再次让学生自由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展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的图书馆
- 未来的世界
- 拥抱大海
- 我们的课余生活
- 好球!
- 第一次游泳的酸甜苦辣
- 古银杏
- 家乡的特产
- 大海边玩耍
- 我的新发现
- 香村美景
- 我的小表妹
- 夏天
- 一件难忘的事
- 赛尔号飞船
- 探讨关联规则挖掘在汽车营销决策中的应用
- 浅谈教育发展的科学指南
- 论协商性司法的理论基础(1)论文
- 论室内设计中的陈设艺术
- 试论科学发展观
- 论尊重“和而不同”构建和谐社会
- 论服务营销概念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 农产品网络营销对策
- 论法制视野下的司法公正(1)论文
- 对舞蹈教学中关于学生艺术表演力的培养的分析
- 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视角研究
- 一定民主条件下司法审查制度设计的经济学论析(1)论文
-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中)(1)论文
- 形式美中数理逻辑的运用研讨
- 语境与词语的异常搭配研究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永生的眼睛》说课设计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一教时
- 《太阳》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实录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八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设计及反思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九
-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