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一课的教学体会
翻新时间:2023-05-06
《观潮》一课的教学体会
《观潮》一课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的奇异壮观的景象。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这一课的教学体会:
一、课内与课外结合,扩大了阅读面;文字与画面结合,加深了理解
讲课前,我便让学生查阅钱塘江大潮的有关资料。正巧,这一册书的“选读课文”中有一篇文章《钱塘潮的形成》。于是,在初读课文后,我便让学生读这篇文章,理解钱塘潮形成的原因。再加上学生朗读查阅的其它资料,学生对钱塘潮有了充分的认识。学习课文时,学生对文中所描写的奇异景象很容易理解了。当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头脑中想象出这一壮观的景象后,我播放了录象,眼中的所见与心中的所想融为一体。
二、地理位置图的描绘,使学生茅塞顿开
在读、议钱塘潮的形成时,一学生自告奋勇到黑板上画钱塘江的地形图。只见这名学生参照课外书上的地图,很快就画完了。地形图上清晰的表现出了杭州湾的特殊地形。看着地图,学生们豁然开朗,更进一步理解了文中所描绘的钱塘潮奇异壮观的景象。而我,则为课堂上这一意外的精彩环节叫好。同时,深刻体会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益处。
三、写导游词,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完课文后,我激励学生当导游,写出导游词向游客介绍钱塘潮,最后评出最佳导游。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地准备。我顺势引导学生写导游词时注意以下几点:阅读钱塘江的有关资料,主要是课文内容和《钱塘潮的形成》;对资料进行选择,并安排好介绍的顺序,即想好介绍什么,怎样介绍;进入情境,切实把自己当作一名导游,用导游的口吻来写。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写出了一篇篇内容丰富的导游词。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当上了小导游,兴致勃勃地向游客介绍钱塘潮。
写导游词、当导游,既训练了学生筛选资料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书面作文和口头作文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风
- 我的理想
- 学英语
- 秋天的柳树
- 我的爸爸
- 公园里
- 考试成绩
- 讲究卫生拍手歌
- 企鹅
- 我帮妈妈做家事
- 我喜欢的故事
- 我最喜欢的动物
- 秋天
- 《骑驴》读后感
- 有趣的小狗
- 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中的自由与控制
- 论规范办公管理 提供优质服务
- 大学教师课堂控制的社会学分析
-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建构
- 论体验数学学习成功 增强小学生学习需求
- 论对新时期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思考
- “项目教学法”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 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及策略
- 浅析多媒体翻译教学中译者能力的培养
- 论小学教师有效的课堂控制策略
- 基于涉外企业行业特征的商务英语教学设想
- 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
- 论大学生应加强动物福利观念教育
- 论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浅谈如何利用争吵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二
-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法新探
-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一
-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五
-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四
- 《难忘的一天》 教学设计二
- 《我选我》 教学设计一
- 《难忘的一天》 教学设计一
- 《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一
- 《一分钟》 教学设计二
- 《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三
- 《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四
- 《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二
-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三
- 《欢庆》 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