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9
同样的峡谷 不同的课堂──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片段及反思
【片段一】
师:说一说,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两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目的: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两特点。)
生:世界之最。
生: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
生:──
(学生不能准确地找出。)
师: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生读,再找,只发现写了“壮丽”一词。
师:其实文章还介绍了它的奇异。
(此时课堂时间已经过了将近20分钟。学生已经没有了很大学习兴趣。)
【片段二】
师: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我们都很陌生,看到这个名字,你最想了解什么?
生:它在哪里?
生:它有多大?
生:它有多深?
生:──
师:读文,看你能从哪些自然段了解到它在哪里,有多大,有多深?
生读课文。
生:我从第一自然段中知道它在青藏高原上,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生:我知道它长504千米。
生:我知道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最大的大峡谷。
生: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科尔卡大峡谷都无法与它一争高下。
生:──
师:从你了解到的谈谈你现在的感受。
生:雅鲁藏布大峡谷真雄伟。
生:雅鲁藏布大峡谷太大了,那一定很壮观。
师:对,那是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板书:壮丽)
师:往下读课文3、4段,你还能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另一个特点。
(学生兴趣盎然,急于进一步通过下文了解大峡谷。)
【教学反思】
以上是我在两个班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是我在第一个班先上的实况。我的思路是先读文梳理出大峡谷的两大特点,再从不同的方面入手来学习。虽然最初设计我有自己的设计意图,但从教学中看到,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只能粗略的感知课文,并不能有条理的梳理出课文是抓住“壮丽”“奇异”两特点来写的。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并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一个并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问题,阻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显的死气沉沉,不禁问自己:学生怎么会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紧接着,我改变了思路,到另一个班上课,呈现了片段二中的情景。我改变了引导的方法,从学生想知道的问题切入课文,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让学生自主去阅读,主动探究,理解内容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在平等的交流,共同的学习中完成学习的任务。重要的是学生真正在阅读中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奇异,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美美地去读课文,滔滔不绝地和大家交流自己所悟所感,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需要的──自主探究,还有收获的快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爱小弟
- 别了,我心爱的长发
- 令人感动的一幕
- 我美丽的家乡
- 听小星叔叔的讲座有感
- 取名
- 奶奶家的大樱桃
- 第一次走夜路
- 毕业感言
- 被自己感动
- 爱的奉献
- 放假了
- 秋
- 蓝树叶的梦
- 出去才能回来
- 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组工作总结
- 实验小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计划--四(2
- 实验小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计划--五(5
- 实验小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计划--三年级
- 实验小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计划--四(4
- 实验小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计划--三年级
- 2009年财政所工作总结
- 2009年街道红十字会工作总结
- 实验小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计划--五年级
- 2009年上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 2009年下学期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 实验小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计划--三(1
- 文化站业务工作总结
- 2004---2005年度初三班主任工作计划
- 实验小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计划--四(3
- 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策略探析
- 汉语口语修辞中的民族文化信息解析
- 浅谈关注语文课程改革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 新企业融资准则下如何加强企业融资管理
- 浅论认知语境对手机短信人际交琉的响
- 应收帐款融资、融资租赁和杠杆收购融资的比较研究
- 改革和完善攀枝花市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决策机制探索
- 论析《尔雅•释亲》亲属称谓体现的文化信息
- 关于言语行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启示
-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渠道及资金来源分析
- 企业债务融资决策动因、风险与防范
- 浅谈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 融资成本与风险对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 中小企业非正式融资市场创业融资研究
- 浅谈学生观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特殊意义及其实践策略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 《中华少年》课文简说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3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7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8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1
- 《中华少年》有感
- 《彩色的翅膀》有感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2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6
- 《彩色的翅膀》教学建议
- 《中华少年》教学建议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5
- 《彩色的翅膀》课文简说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