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把课堂教学主动权交给学生──《题西林壁》课堂教学片段评析
师:现在大家出出点子,该怎么学习这首诗?
生:可以通过看注释理解诗意。
生: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
生:还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画。
师: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诗意,可以自学,也可以找同伴合作。
(生自学,师随机指导)
师:现在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收获,好吗?
生:我知道第一二行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陡峭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都不相同。
生:我知道第三四行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貌,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生:这是我根据诗意画的画。
师:自己理解了诗意,轻声把诗句读一次,想想:有什么疑问吗?
生: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师:请刚才画画的同学把你的画展示出来,这是六个角度看庐山,老师请教大家:苏轼只在这六个角度看了庐山吗?
生:他只选了六个有代表性的角度。
生:“六”在这里是虚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试着用一句话说说图意。
生: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
生:每个角度,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师:那么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生:从多角度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从各个方位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全面的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师:看山如此,看事如此,看问题也一样。该怎么看问题?
生:只有全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
生:只有多方位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
【案例分析】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本首古诗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体现在: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层层深入,很有层次感。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后湖公园
- 一次疏忽
- 叠被子
- 20年后的我
- 胆小的乌龟
- 读《聪明的木娃》有感
- 迷人的夜来香
- 春
- 河口大桥
- 我爱家乡的荷花池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学骑车
- 2009年的第一场雪
- 游科技馆
- 美丽的云彩
- 浅议日本税理士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浅谈自主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 浅谈信息教育中的道德培养
- 浅议以美育德:美学实用化在大学德育中的作用与实现
- 浅谈学校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及法律责任
- 浅谈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 试谈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培养
- 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问题研究
- 论析发挥教研组主阵地作用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 军事工业竞争力测算参数与模型研究
-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浅谈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
- 中部地区服务业的比较分析与发展对策(1)
- 浅谈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培养
- 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1)
- 《全神贯注》教学片断实录评析
- 《索溪峪的“野”》教学实录
- 《新型玻璃》教学案例分析
- 《月光曲》教学实录
- 《小摄影师》教学片断与评析
-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
- 《雷雨》教学片段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 《少年闰土》实录
- 《北京》实录
- 《荷花》教学实录
- 《全神贯注》第二课时课堂实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