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4
等待,让探究更精彩──《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一】
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1:细丝!
生2:(大声地)圆片!
师:认为是圆片的同学站起来。
(全班站起来一大片)
师:(故意失望地摇头笑)看来你们是应该罚站了!
(站起来的学生有的愕然,有的沮丧地低头不语,有的困惑地看着老师。)
师: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加重语气)这,指什么?
生:(纷纷小声地)细丝。
师:(追问)那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异口同声地小声说)细丝。
师:(满意地)这就叫咬文嚼字!只有这样进行探究,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案例二】
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1:细丝!
生2:(吵起来)圆片!
师:(笑)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我们还是先看看书再说吧。
(生马上打开书,边读边若有所思,而后纷纷举手。)
生1:是细丝。因为书上第三自然段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说明这六七根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不动声色地)是吗?
生2:(不服气地)哪有脚像细丝的呀!
师:(郑重地点头)是不太像。
生3:(肯定地)是细丝!我还可以从第四自然段找到证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这说明小圆片是爬山虎的脚挨着墙以后才变出来的。爬山虎的脚其实是那六七根细丝。
(师继续不动声色地倾听)
生4:(激动地)我觉得作者比喻得不好。应当把小圆片说成是爬山虎的脚,把那六七根细丝说成是爬山虎的腿。是这样:爬山虎先长腿,也就是那“六七根细丝”。腿长长了,能够触到墙的时候,腿上再长出“圆片”脚来,巴在墙上。细丝够不到墙的爬山虎就长不出脚来,最后连细丝腿也退化了,书上说:“不几天就萎了。”(全班笑成一团)
师:(故意惊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学家的毛病,了不起!大家觉得呢?
(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困惑不语。)
师:看来,大家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也都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其实,爬山虎能爬墙,全靠它茎上长出的那──
生:(齐答)六七根细丝!
师:对!如果没有那六七根细丝,爬山虎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触墙”,也就不能往上爬了。至于作家管它叫脚,我们班有同学认为应该叫腿,我看这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你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叫。腿也好,脚也好,都是拟人化的写法。科学的称呼应该叫“茎”,属于攀援茎一类。大家看呢?
(生满意地点头)
【反思】
“案例一”中,老师确实想带领学生咬文嚼字,并且也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和学生的理解含糊点进行提问。但是,老师太着急了,学生一答错,就等不及地提醒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都由老师包办代替了:老师代替学生读课文,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老师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富有暗示性的重音,诱导学生很容易地就得出了答案,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老师最后的满意,是因为学生得出了正确答案,殊不知: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知识重要,方法更重要。
“案例二”中,老师的宽容、等待,为学生思维的飞跃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又促使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一个学生精彩的发言激起了更多同学思维的火花。最后那个同学的发言尤其精彩!想象合理,具有可贵的创新精神。老师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又提醒了学生注意文学的形象性与科学的严谨性之间的区别。由此我们得到了两点启示:
1、探究时,要在时间上等待,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
2、探究时,要在评价上等待,等待学生的“众说纷纭”。对学生的发言要暂缓评价。“案例二”中的老师就做得很好,当第一个学生说出了正确答案时,他并没有“趁热打铁”地肯定学生,结束探究,而是进行了“冷处理”,让有疑问的学生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在互相探讨、争论的互动过程中,激活了思维。因此,最后那个学生极有创意的发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观黄河
- 我家的小猫咪
- 云台山
- 初夏
- 美丽的农村
- 我最喜欢吃的水果
- 花园口游记
- 骑马
- 收割麦子
- 为班级做好事
- 雁鸣湖游记
- 快乐的“五一”
- 夏天到
- 初夏的麦子
- 爱国旗
- 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 2008奥运会与2010世博会的投资比较(1)
- 基层央行履职创新:实践\障碍与路径
-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
- 试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
- 简述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体育产业研究(1)
- 浅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策略
- 教育语言暴力问题探究
- 论逆反心理在德育中的积极意义
- 由系统动力学看陕北坡耕地可持续利用(1)
- 试论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思考
- 经济增长视角中我国制度分析方法的运用(1)
- 浅析庄子“三言”说理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 浅谈幼儿素质教育
- 外贸经济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影响(1)
- 《两只鸟蛋》第二课时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三
- 《美丽的小路》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二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四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四
- 《美丽的小路》第二课时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三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五
- 《月亮的心愿》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之二
- 《两只鸟蛋》
- 《两只鸟蛋》第一课时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四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