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7
请再给学生一次机会──《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课堂上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请学生回答,第一位学生回答错了,马上请第二位,第二位回答错了,立刻请第三位。……直到回答对了为止。一旦学生回答正确,老师立即予以肯定并长嘘一口气:总算完成任务了。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试想,这样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再给回答错误的学生一次机会呢?让学生再想想,再想想……
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我问学生:“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请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王竹汉站起来读“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我用小黑板出示这句话说:“这句话很难读懂,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看谁能真正读懂。我请读懂的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出爬山虎的脚。”我在黑板上画了爬山虎的一根茎和一片叶子。不一会,许多同学纷纷举手,要求上黑板画爬山虎的脚。
我请了朱成,他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红色的粉笔画起来。他把爬山虎的脚画在远离叶柄的茎的一头。我指着小黑板上的句子说:“你再读读这句话,看看画得对不对?”他又读了一遍,恍然大悟似的。他说:“喔,我知道了!”他这次把爬山虎的脚画在叶柄的根部,与叶子在同一面。我一看,又画错了,“反面”这个次没有读懂。
我很着急,真想把事先准备好的爬山虎实物让他看一看,再画,转念一想,不行。语言文字应该靠学生读懂,而不是靠实物或图片看懂。读物或图片的出现要选准时机。
我对朱成说:“你读的还不仔细,再读读。”这次,朱成一字一顿地读。过了一会儿,他擦掉前两次画的脚,第三次把爬山虎的脚画在叶柄的根部,在叶子的另一面。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这时,我拿出爬山虎的实物,让学生看看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在哪里。学生证实后都满意地笑了,为自己读懂课文而高兴。朱成的笑从心底溢到了脸上。
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才能在机会中有所获,有所悟!让学生再想想,再想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张天天小传
- 班级流行风
- 存钱罐
- 第一次军训
-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 虚伪
- 参观星空大剧院
- 有缘,再见
- 爬山有感
- 家乡的小河
- 小河哭了
- 我感谢的一个人
- 蚂蚁
- 醒醒吧!人类!
- 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
- 浅谈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 谈成本如何控制
- 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目标研究
- 对集团公司内部财务治理权配置的探讨
- 谈基础设施建设的财务管理
- 试论民营企业融资制度创新探讨
- 对目前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的几点看法
- 实施预算管理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 知识资本与企业财务管理
- 论企业集团采用网络财务监控模式的必要性
- 数字化医院财务规范化管理对策探讨
-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正确理财观
- 精细化财务管理
- 探析煤炭企业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
- 财务视角审视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
- 《少年闰土》案例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训练指要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难句讲解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赏析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断及反思
- 《一面》教学设计2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3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心思想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随想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
- 《一面》教学设计1
- 《一面》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