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7
请再给学生一次机会──《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课堂上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请学生回答,第一位学生回答错了,马上请第二位,第二位回答错了,立刻请第三位。……直到回答对了为止。一旦学生回答正确,老师立即予以肯定并长嘘一口气:总算完成任务了。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试想,这样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再给回答错误的学生一次机会呢?让学生再想想,再想想……
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我问学生:“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请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王竹汉站起来读“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我用小黑板出示这句话说:“这句话很难读懂,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看谁能真正读懂。我请读懂的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出爬山虎的脚。”我在黑板上画了爬山虎的一根茎和一片叶子。不一会,许多同学纷纷举手,要求上黑板画爬山虎的脚。
我请了朱成,他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红色的粉笔画起来。他把爬山虎的脚画在远离叶柄的茎的一头。我指着小黑板上的句子说:“你再读读这句话,看看画得对不对?”他又读了一遍,恍然大悟似的。他说:“喔,我知道了!”他这次把爬山虎的脚画在叶柄的根部,与叶子在同一面。我一看,又画错了,“反面”这个次没有读懂。
我很着急,真想把事先准备好的爬山虎实物让他看一看,再画,转念一想,不行。语言文字应该靠学生读懂,而不是靠实物或图片看懂。读物或图片的出现要选准时机。
我对朱成说:“你读的还不仔细,再读读。”这次,朱成一字一顿地读。过了一会儿,他擦掉前两次画的脚,第三次把爬山虎的脚画在叶柄的根部,在叶子的另一面。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这时,我拿出爬山虎的实物,让学生看看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在哪里。学生证实后都满意地笑了,为自己读懂课文而高兴。朱成的笑从心底溢到了脸上。
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才能在机会中有所获,有所悟!让学生再想想,再想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保护文物大家谈
- 王老师变小以后
- 奶奶家的小燕子
- 粗心的熊爸爸
- 作业,你在哪儿?
- 猴子
- 未来饭店
- 可爱的小金鱼
- 大海的孩子,石小的阳光伙伴们
- 快乐的一天
- 春姑娘和乌云婆婆
- 自信中队家的烦恼清理器
- 彩纸、剪刀和胶棒
- 游莽河
- 一张难忘的照片
-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基于隧道监控测量技术研究
- 浅析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 建筑工程超高层施工技术探讨
- 论天然气长输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 高职服务外包英语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 现浇粱板模板施工技术的探讨
- 将高职礼仪课程引入通识教育的思考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技术研究
- 浅谈建筑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技术
- 屋面防水建筑施工技术解析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 论高职“毛特概论”课教学改革与学生培养目标的契合
- 谈GPS技术在建筑测绘领域中的应用
- 《赶花》案例
- 看图想象作文
- 秋天的怀恋
- 《忆江南》、《渔歌子》词两首
- 《时光老人的礼物》
- 01燕子
- 跳水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 乌塔
- 1燕子
- 草原
- “诺曼底”号遇难记
-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 丰碑
- 《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