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一文是著名的作家叶圣陶的一篇名作。课前我设计了以读代讲,以说代讲为主的教学自控方式,想达到的预期目标是通过让学生上台指说爬山虎的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进而使学生对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及爬山虎脚的样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媒体教学非常感兴趣,从一开始便深深地投入其中。学生思维比较踊跃,举手发言比较积极。
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我充分运用媒体,提出了课前设计的环节: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完成填空练习,明确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长得什么样子?从学生举手的情况表明,全班学生都能够找到有关语句读出来。教学在顺利进行。“谁能上台指图向大家介绍一下爬山虎吗?”我的问题紧接着提了出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在学生看来,这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之后,我就请了三位同学上台指说。真没想到,一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却在学生的联系中出现了问题:第一个同学说的还可以,但指图不明确;第二个上来支支吾吾,指图介绍时分不清茎和柄。第三位同学非常完整地、较好地向大家指图介绍了爬山虎的脚。
此时,我才意识到深入文本,高于学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虽然整堂课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也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学生对个别内容的不完全理解,说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过高估计。试想,如果教学中没有安排这个环节,我会以为所有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都已经完全掌握了,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花费时间了,而结果却恰恰相反。通过这个环节,也使我反思了学生“指图介绍爬山虎的脚”一题比较生疏的原因: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到位。
学生对植物的一些知识了解得较少。如:什么是植物的茎?植物的叶柄长在什么位置?个别学生根本就不清楚。对于这一点,课前我没有了解清楚,高估了学生的能力。
学生没有弄清楚爬山虎的“脚”与“细丝”的关系。如果仔细读第三自然段,就不难发现:爬山虎的脚就是在爬山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的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小圆片”只不过是爬山虎在生长过程中,当细丝触着墙的时候,细丝的头上的变化。
教师在备课中,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估计过高。因为爬山虎这种植物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比较常见,我以为学生对爬山虎比较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就没有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多揣摩,而通过实践证明,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根基所在,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姐姐
- 妈妈生气了
- 我上一年级了
- 我会变
- 展望2009
- 期末考注意事项
- 待到满山红叶时,我在香山笑
- 开心
- 草莓
- 我的一家
- 我的弟弟
- 我最开心的时候
- 太阳和月亮
- 男孩,你在哪里?
- 香喷喷的土豆菜
- 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
- 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之“货币资金管理规定”
- XX镇殡葬改革工作干部包户责任制
- 各部动用资金利息计算办法
- 交通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岗位责任制
- 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之“所属企业财务管理规定”
- 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之“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 公司党委常委会议制度
- 某食品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 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制度
- 财务处理准则
- 中专生日常行为规范
- 公司稳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 传票审核职权划分办法
- 沈阳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四五”普法规划
- 浅谈推进政治文明必须加强公民文化建设
- 网刮技术解决贝类养殖环保大问题
- 谈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1)论文
- “中国农村派”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上)
- 村级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刑事诉讼法第150条之我见(1)论文
- 探析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遵循的原则(1)论文
- 重温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代理关系的虚化与重构:人大信访制度的现状及其改革之路
- 自首犯的翻供及其处理(1)论文
- 浅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茂名重化工业建设
- 探索我国刑事立案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1)论文
- 法院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度的法律思考
- 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1)论文
- 关于我国听证会制度的思考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五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六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六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五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要下雨了》识字教学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七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七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三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一
-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四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