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蟋蟀的住宅》课后反思
《蟋蟀的住宅》是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初读这篇课文时兴趣不大,觉得文章有点散,线索似乎不太清晰。但是当我们沉到文本中,仔细研读时,就会发现,这篇课文不是按照蟋蟀修建住宅的顺序写的:先选址再修建接着写修建好的样子;而是根据法布尔的观察顺序写的,先发现住宅再观察特点继而想了解它的修建过程。而且法布尔在富有情趣的语言中,表达出了他对蟋蟀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努力改造自己生活的那种欣赏和赞叹。叶老曾经说道“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抓住了文章的思路,就打开了窥视作品奥妙的门户。
基于这样的解读,根据文本特点,为了简化教学,我在设计的时候作了一些尝试。
1、我抓住了题眼“住宅”,循着作者的思路,带着学生好好地去欣赏住宅,对住宅做进一步的了解和新的发现,在不断的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是伟大的工程,情感的升华水到渠成。而不是给学生一个“伟大工程”的结论,要学生去论证这个结论。这样就极大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真实地做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
2、突出重点,注重文章内在的联系:
从文本来说,主要写了住宅特点和修建两个方面。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悟时,根据学生普遍对住宅特点感兴趣的情况,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对课文内容作了大胆的取舍,重点研读住宅特点,概括学习修建过程。在学习住宅特点时,学生发现蟋蟀的住宅具有朝阳、倾斜、干得快的特点,我就顺势引导学生将上下文联系起来学,发现段落之间的联系,感悟小蟋蟀舒适的住宅和他的不肯随遇而安、慎重选址密不可分。通过今天的教学实践说明,这种“舍而不弃、上挂下联”突出了重点,揭示了文章的内在联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适应孩子的需求。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
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方法,这节课我是非常重视读的。除此之外,我还运用了多种方法。比如在联系上下文读、对比读中抓住关键词品排水优良、阳光温和;在读思议结合中品草“半掩”的高明;在读写迁移中品“巢穴”“住宅”“家”之间的不同含义及文字背后的不同情感。学生在品味语言魅力后,“体验写话”,在我的眼中,这里是蟋蟀的……孩子们妙语连珠,令我惊喜。就这样让学生在“字字珠玑”中品味语言精妙,感受这了不起的小生命以及作者、我们对这小生命的敬佩。还有教师创设情境,请学生“听话想象”,蟋蟀会唱些什么呢?孩子们浮想联翩,一个会劳动会生活的小蟋蟀深深印在了他们心上。还有课中及时捕捉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质疑、批注、边读边听边思考。及最后的“吟诵昆虫记中的一段话”。课外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这都是在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正因为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课堂显得和谐并充满生命的活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团结就是力量
- 珍惜每一滴水
- 生命如此美丽
- 我爱
- 让诚信伴我们飞翔
- 2008北京奥运会,我为北京奥运做什么?
- 杨柳岸
- 我想……
- 天堂or地狱的声音
- 美丽的四季
- “最后一次”的感觉
- 假如我是
- 美丽的校园
- 新传说的开始
- 我不在胆小
- 关于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问题及对策分析
- 浅谈对建构主义英语教学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 浅析比较研究中美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 关于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探究
- 试论多维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基础教育差异化均衡发展
- 浅谈现代教育理念下对辅导员工作的新认识
- 浅谈基于.NET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实习教学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 浅谈如何利用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化意识
- 浅谈构建网络舆论战基础学科群的思考
- 浅析高校书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研究
- 浅谈如何发挥高校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 试析创新教育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结合
- 关于高校体育环境与学生礼仪教育结合探索
- 试析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及解决措施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疑难问题──王明阳“格”竹一例在文中的作用
- 暗物质是一朵很迷人的“乌云”
- 我的自白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证方法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简介
- 《四书》简介
- 诺奖得主丁肇中连答三个不知道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理方法
- 科学大师的赤子情怀──丁肇中做客山东大学,两小时报告不夹一个英文词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
- 丁肇中小传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
- 丁肇中与诺贝尔物理学奖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参考
- J粒子和丁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