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7
《去年的树》案例反思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7册的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在设计本课时,我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我的理解,有的课文偏重于工具性,有的偏重于人文性。因此,我觉得语文老师要把握好侧重点。而《去年的树》则是侧重于人文性的课文。因此,为了体现这一点,我运用了动画《去年的树》,目的是让学生深深体会诚信,友情。
在课堂中我试图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的心灵。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重点,让学生带着忧伤,带着对大树的同情深深的去体会,去感悟。因为方法到位,大胆放手,课堂基本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种境界。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在最后3个自然段的学习中,我提出问题:小鸟深情地注视着油灯的火苗,然后为火苗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那是什么歌,你能知道吗?
有的学生说:“大树啊,大树,我们是好朋友。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我们之间的友谊天长地久。”有的学生唱:“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有的唱,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上完课,我觉得学生感受很多,收获很多。“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感悟,还将是我继续努力的课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我的爸爸
- 爸爸的脸
- 我的爸爸
- 我的妈妈
- 我
- 学会了洗红领巾
- 我
- 今晚爸爸不在家
- 给奶奶过生日
- 我的自画像
- 我的妈妈
- 我的爸爸
- 洗衣服
- 生活简朴关心他人
- 浅谈西方宪政史劝独国宪政发展的启示(1)论文
- 浅析宪法权利与大学生权利保护(1)论文
- 浅析基本人权的宪法保障(1)论文
- 论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1)论文
- 毕业选题的原则
- 探析我国宪法权利保障的问题与对策(1)论文
- 谈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制度的完善(1)论文
- 浅谈宪法中公民义务规定的法律作用(1)论文
- 探析宪法在党的执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1)论文
- 毕业论文
- 浅析宪法权利救济问题(1)论文
- 探析宪法中公民义务规定的法律作用(1)论文
- 论两个人权公约对我国宪法人权保障的影响(1)论文
- 大学学位论文写法
- 如何撰写大学毕业论文
- 《荷花》课文题解
- 叶圣陶简介
- 《荷花》语言积累
- 《荷花》词语解释
- 《荷花》句子分析
- 《荷花》学习指导
- 《荷花》词义辨析
- 《荷花》写作特点
- 《荷花》课文中心
- 《荷花》课后题解
- 《荷花》近义词反义词
- 《荷花》文本链接
- 《荷花》语言感悟
- 《荷花》多音字组词
- 《荷花》学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