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木偶简介

木偶简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木偶简介

木偶,古代叫傀儡、魁儡子、窟儡子。用它来表演的戏剧叫木偶戏。

木偶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木偶可能与奴隶社会的丧葬俑有关。

1978年山东莱西县汉墓的发掘发现;使我们看到汉代制作的可坐、可立、可跪、可灵活操纵的木偶实物,这也证实了《列子·汤问》记载的“偃师造神奇木偶”和《乐府杂录》记载的“陈平用木偶美人解冒顿围困刘邦”故事的可能性。

据唐杜佑《通典》记载:“窟儡子,亦曰魁儡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这说明到了汉末,已有了丧葬、嘉会并用,且具表演功能的木偶。到了隋代,木偶的制作高度发达,已从演百戏(古代杂技的总称)、歌舞发展到表演故事片断,形成了木偶戏的雏形(详见《大业拾遗记》)。

唐代,木偶艺术日渐成熟、高超。据《明皇杂录》载:唐玄宗被李辅国迫迁西内时,曾作过一首咏吟傀儡的诗:“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一说此诗为梁锃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当时木偶戏的逼真及观赏者的感受。封演撰《封氏见闻记》载:唐“大历中,太原节度使辛云京葬日,诸道节度使人修祭。范阳祭盘最为高大,刻木为尉迟鄂公突厥斗将之戏,机关动作,不异于生,……又设项羽与汉高祖会鸿门之像,良久乃毕”。由此可见,唐代木偶不但成为表演完整故事,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式(尽管它还不时的为丧葬服务),而且已发展到“闾市盛行焉”(见杜佑《通典》)。

宋元时期是木偶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汴京开封瓦舍(宋代城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作者注)很多,其中最大的有“大小勾栏(百戏杂剧演出场所)50余座”,“可容数千人”。

元代(公元1279至1368年),杂剧艺术光芒四射,木偶艺术亦水平不俗。从仅存的《朱明优戏序》看,元代木偶已将“操纵技巧与言谈、歌唱及喜、怒、哀、乐作生动表演,剧目已具备了杂剧的现实主义内涵。

由明至清,木偶戏发展的特点是遍及各地,支派繁多。

明代(公元1369至1644年)木偶,万历后兴旺。以木偶特盛的福建为例,泉州的提线木偶,制作精巧,操作复杂(一个形象的提线多至十几至二、三十条),且声腔活泼,音乐丰富。布袋木偶,仅福建一境即有南北两派之分。南派属泉州,音乐结构与泉州提线木偶相似;北派属彰州,以龙溪布袋木偶最为著名,用皮黄音乐,行当齐全。演出内容上,南长神话,北擅武戏(但后来北派也增加了不少神怪、鸟兽的动作,表演功能得以扩大)。“水傀儡”表演更富故事性;杖头木偶,粤、闽、黔广有流行。
清代(公元1616至1911年),杖头木偶遍布四方,行当众多。杭州有“木人戏”,广东有“抓颈”杖头,四川杖头有大、中、小三种形式,山西杖头分晋中、晋南两种。北京杖头,多“内庭供奉”,时称“大台宫戏”,实为一种特殊形态的“京剧”,许多名伶如金秀山、刘永春等都“钻筒子”客串过,京城木偶也有“四大名班”(“四义班”、“金麟班”等)。陕西合阳线戏,明代已有发展,乾嘉年间,流行于山、陕、豫三省毗连的30余县,仅合阳就有戏班30多个。杭州、泉州班社林立,上杭提线木偶光绪时鼎盛,江苏提线木偶清末便风靡海外(东南亚地区)。流传粤东、闽西的铁枝木偶,清末成型,红极一时。陕西蒲城的“火神会”,以“药发傀儡”形式演《天女散花》、《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是清代此类木偶戏的重要标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时钟
摸老虎屁股
奥运知识大比拼
庆祝生日
坐火车真好玩儿
大雁塔音乐喷泉真好看
台灯
美丽的小西湖公园
五泉山公园玩儿
参观世界八大奇迹馆
我的篮球服
奶奶不给我饭吃
吊扇
我和妈妈去商场
先进性教育活动考勤、考核制度
民主推荐制度
某酒店财务工作流程
公务员礼仪修养之办公礼仪规范
TCL财务岗位职责制度
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先进性教育活动巡回检查制度
XXX局医疗费管理制度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办公楼管理规定
*局先进性教育活动考勤制度
剧场上岗工作规范
职责
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职工加班制度
成立咸阳市水文勘测队的设想
渠道防渗工程施工方法
X县水利系统年终综合总结
复合土工膜在渠道防渗工程中的应用
廖坊水利枢纽工程大坝监测观测资料初步分析
适合发展中国家小农户的低成本滴灌系统
拖拉机田间作业常见问题的处理
二维溃坝洪水计算方法在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应用
无公害冬枣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推广棉花膜下滴灌技术
关于关心西部偏远地区水文测站职工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滴灌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
怎样选择小型农用水泵
杭埠河流域水资源调查方案设计
浅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雪地里的小画家》片断赏析之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四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二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柳树醒了》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三
《司马光》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评点
《春雨的色彩》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