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偶的故事》课堂教学片断
翻新时间:2015-12-13
《小木偶的故事》课堂教学片断
师:这篇童话故事内容很有趣,情节很曲折。请仔细读一读,过一会儿,我请几个小朋友把这篇童话故事的内容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读好。
(学生认真读书。之后,老师找了七位小朋友,分别戴上老木匠、小木偶、狐狸、兔子、老婆婆、熊猫警长和小女巫头饰。)
师:其余同学都来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大家可要认真看看它们是怎么表演的……
(请七位同学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
【反思】
平时常常看到这样的教学环节──老师在指名读时,“某某某,你来读。”赛读时,“第一小组读第×段,第二小组读第×段,第三小组读第×段。”而这则教例则给了我很深的启发──我们在教学中要关心“个体”,也绝不忽视“整体”,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发现者”,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总之,我们作为新课改教师都要懂得“椰壳效应”、“赏识效应”和“参与效应”道理,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做到从学生需要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到满足,获得成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当“小职工”
- 汗水换来的欢笑
- 我学会了感恩
- 不能这样做
- 第一次骑自行车
- 第一次做饭
- 汗水换来的欢笑
- 第一次受表扬
- 拍卖会
- 期末考试
- 卖番薯
- 小时候的趣事
- 激动时刻
- 都是抢劫惹的祸
- 做大饼
- 不能为纪实而纪实——也看《望长城》
- 论析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的社会需求、发展现状及对策
-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上)
- 浅论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 试论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探究
- 现在于历史中上演(1)
- 浅论地方普通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设想
- 戏曲电视剧审美(1)
- 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困境和对策探讨
- 世界电影中的东方元素
-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眼光
- 浅谈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激励机制
- 论电视电影的艺术流变(1)
- 网络公证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特殊意义(1)论文
- 苍蝇要尾巴
- 五星红旗简介
- 美丽的国旗
- 我是中国人
- 《比尾巴》课前准备题
- 《比尾巴》学法指导
- 升国旗的礼仪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
- 天安门前的升国旗仪式
-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
- 各(gè)种(zhǒng)各样(yàng)的尾巴
- 儿歌
- 《比尾巴》教学资料
- 学校升国旗仪式参考
-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如何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