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9
《白鹅》教学杂谈
〖给教学设计留点“空白”·从教师角色的变换出发,体现合作、探究学习〗
教会学生有条理的表达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我们要进行一些潜移默化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条理清楚地表达。
如四年级《白鹅》一文的第二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语句简单,但却很清楚地给我们展现出了文章表达的条理。全段的内容是这样的“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很显然,后文将围绕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来表达。语言简练,条理清楚。
〖浅谈阅读实践中感悟的策略·感悟的实践策略·“互文对比”感悟语言精妙〗
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就读的方面来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那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比较分析语言的差别,启发学生见微知著,把握精髓,培养学生探求词语运用之深层奥秘的审美洞察力。我们的阅读教学是凭借课文这些示范文本来教会学生读写。所谓互文参照就是指阅读某篇文章,找出与此相关的文章来参考、比较,从而达到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在阅读教学中,紧扣示范文本,进行互文参照的方式很多,其中, “比较式”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人教版《白鹅》教学片段就是运用了“互文印证”的策略:
教学片段:
(巧妙引入略读课文《白公鹅》第二段,帮助学生体会《白鹅》一文中的“净角出场”一词,并对比体会两位作家的不同妙笔。)
师:见过净角出场吗?……
(放片断)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净角出场”的样子。)
师:这是同学们描述的“净角出场”,要把它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还真有点难。正好,有段话,也是描写白鹅走路的样子,写得非常细致生动,大家来看看是不是“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diān)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pǔ),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节选自《白公鹅》。
(生边读边用手掌模拟鹅的步态。)
师:像吗?同一个意思,这位俄国的作家写得那么细致生动,而丰子恺先生只用了精炼的四个字──净角出场。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俄国是没有京剧的。丰子恺先生用“净角出场”四个字,中国人便马上想象出生动的画面来了。
生:俄国作家笔下的鹅走路的样子我感觉就是京剧里的净角出场的样子。
师:精炼的四个字也好,细致的一段话也好,作者们都用不同的妙笔,栩栩如生地写出了白鹅走路的样子,都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了白鹅那高傲的形象。丰子恺先生笔下那高傲的白鹅就像一位“鹅老爷”,而俄国作家笔下的则是一只高傲的“海军上将”。真是妙笔生花啊!
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只用了精炼的四个字“净角出场”,而《白公鹅》的作者则作了一番细致地描述,两位作家笔下的白鹅都透露着“高傲”,也都透露着作者的喜爱之情,一个凝炼,一个诙谐。教师通过互文参照,不但借助后者的描述巧妙地诠释了前者的“净角出场”,而且自然地引导学生对两位作家的不同语言风格进行比较,通过阅读感悟,同样为白鹅,不同国度便有不同风范,中国白鹅如同堂子里的老爷,外国白鹅如同海军上校。但白鹅的高傲形象是一致的,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是相通的。使学生不但感受了“鹅”的形象,还细致体会了作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书——我真想嫁给你
- 我爱好养花
- 刘翔留给我,难忘的一瞬间
- 我失去的快乐
- 贪
- 当老师不在身边的时候
- 那天,我真后悔
- 拜寿
- 老鼠捉猫
- 井底之猫
- 我不再听话
- 我当了一回盲人
- 这件事真叫我生气
- 奶奶学自行车
- 当老师的感觉真好
- 我国电子商务法律调整问题(1)论文
-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1)论文
- 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 (1)
- 构建电子商务信用机制的设想(1)论文
- 谈《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机制完善的促进(1)论文
- 禅宗与文艺美学相通的探索 (1)
-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二) (1)
- 试论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浅析
-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探讨
- 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1)论文
- 论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综述(1)论文
- 美的本质探讨 (1)
- 从聚会艺术到新理想主义 (1)
- 跨国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法律问题及中国的对策(1)论文
- 论网络信息环境的工业产权保护(1)论文
- 动物尾巴的功能
- 两只尾巴打结的老鼠
- 动物尾巴的妙用
- 《阳光》教学杂谈
- 《比尾巴》教学反思
- 萤火虫的尾巴为什么会发光?
- 动物尾巴的作用
- 三只公山羊
- 动物换尾巴
- 狗什么时候摇尾巴
- 《比尾巴》教学反思
- 谁丢了尾巴
- 《比尾巴》教学反思
- 《比尾巴》教学杂谈
- 我与新基础同行──《比尾巴》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