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简介
翻新时间:2023-08-05
老舍简介
老舍先生生于1899年,逝于1966年,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1913年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先后任北京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市南开中学语文教员等。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同时进行文学创作。有长篇讽刺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1930年回国后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创作有: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另出版有:《老舍幽默诗文集》及论文集《老牛破车》。
1937年,其代表作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始写作剧本,主要作品有:《国家至上》(与宋之合作)、《面子问题》、《桃李春风》(与赵清阁合作)、《张自忠》、《大地龙蛇》、《谁先到重庆》及《归去来兮》等。另创作有长篇小说《火葬》,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贫血集》、《东海巴山集》和通俗文艺集《三四一》。
1944年开始创作以沦陷了的北平为题材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
创作了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西望长安》、《女店员》、《红大院》、《全家福》、《神拳》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瞧,我们这一家子
- 老师,我们爱您
- 恩师难忘
- 微不足道的爱
- 我的父亲
- 感谢我外婆
- 我们家的三“桶”
- 改改吧,我的父母
- 开小差
- 我尊敬的一个人
- 我从电脑游戏中走出
- 母爱
- 爸爸妈妈的言行习惯
-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 浅谈道德情感的传播
- 论大学公共体育自主建构课程模式下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
- 谈谈经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1)
- 大片时代,《赤壁》提供了什么(1)
- 邵氏兄弟(香港)公司大制片厂制度分析(1)
- 中国电影市场综述(1)
- 苦难 光荣 希望(1)
- 后现代英雄的低俗小说
- 大牌导演:超前与落后(1)
- 项目教学法在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应用
- 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 21世纪音乐教育学科研究展望(1)
- 中国电视剧的几点思考(1)
- 新世纪德国电影中的“柏林墙”(1)
- 自主 开放 实践 发展──《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与评析
- 引导自主学习,享受阅读乐趣──《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片断欣赏
- 鼓励独立思考,尊重个人见解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杂谈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 由一位学生小小的举动引出的思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与评析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 别从“板鸭”走向“野鸭”
-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看图提问题──《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随笔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与评析
- 试谈低段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 仿写《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优秀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