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0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颐和园》是一篇说明文,按照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是总的介绍了颐和园的规模和地位,中间部分分别介绍了颐和园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其中较详细地介绍了六处,简略介绍了四处。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就使学生对课文的叙述顺序和大致内容有所了解了,并且对颐和园有了一个总的印象,那就是颐和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又是一座宏伟的博物馆。
第二课时就具体来感受颐和园怎样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又是一座宏伟的博物馆了。课前做好了演示文稿,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图文结合,每学习一处景物都出示相应的图片(幻灯片)。在了解仁寿殿这一处建筑时,先出示了殿内部精美豪华摆设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们默读描写仁寿殿的这一部分内容,看看仁寿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旁边做出简单批注,为什么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用笔画下来。对这一处建筑的了解是由老师带着学习和体会,也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另外几处建筑的了解是采取自学的形式,自己喜欢哪处就学习哪处,方法与学习仁寿殿的一样,给出学生自学的时间,学完后同桌互相交流,最后在全班汇报,同时把课前查到的有关资料向同学们加以补充介绍。
由于学生们已具备批注的能力,又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因此对每一处建筑的特点能够找出来,并能体会出课文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语文实践活动的习作就是选择一处自己印象深的景点进行描写,学生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掌握了总、分、总的叙述顺序;详写和略写;用数字说明及由点到面的写作方法等,这些对这次习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使我深深感受到学生的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原以为学生答不出来的问题,却出乎意料地答得很好。比如:仁寿殿的特点应是充满皇家气派,我事先觉得学生说不出来皇家气派这个词,然而却说出来了。在学习长廊这一部分时,有个学生在没有老师提示的情况下居然说出了由点到面的写作方法。
另外,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每了解一处建筑时,都应该联系到“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宏伟的博物馆”这个总体印象。又如:为了使学生感受到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宏伟的博物馆,我找了很多图片来辅助教学,教法上比较陈旧,这一课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每组学习一处建筑,由学生们自己查资料、查图片,自己动手做演示文稿,介绍那一处建筑的特点,老师只是做一些必要的指导或点拨即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步桥
- 假如我是一片绿叶
- 金鱼
- 朋友的力量
- 小鸟的家园
- 二一00年的学校
- 鸟儿的“哭泣”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假如我是老师
- 马路上的早晨
- 龟背竹
- 我心目中的英雄
- 游济南动物园
- 我最喜欢的水果——苹果
- 妈妈是个电视迷
- 浅议“互动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原则的尝试
- 初中地理教学改革之我见
- 谈经纬仪安置的教学
-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 浅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思路
- 试析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 初中地理教学刍议
- 中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 深化地理教改,创新教学设计
- 浅谈语言空白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高中英语听说课》课例研究
- 浅析高职教育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团队建设
- 议多媒体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 农业单位财务管控前景论述
- 桥之美说课稿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州园林
- 16、小石潭记
- 28、 奇妙的克隆
- 10、晏子使楚
- 7最后一课
- 敬畏自然说课稿
-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 9、古诗四首
- 三峡说课稿
- 14、我的母亲
- 苏教版 苏州园林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 21、苏州园林
- 11、背影
-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