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2
秦始皇陵概述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亟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刘村到县采石场部之间,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崖。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运至临撞,工程十分艰难。
秦始皇陵土陵冢高43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都城的皇城和宫城。内城略呈方形,周长3890米,除北面开两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一门。外城为长方形,周长6294米,四面各开一门。陵家位置在陵园南部。
秦始皇兵马桶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昔日,这里是一片坟地,当地农民在掘墓时曾发现有像人一样的东西。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桶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秦始皇兵马桶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捅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
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捅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回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兵马俑一号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厅,设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向中外广大旅游者开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两个“我”
- 四季
- 记忆中的童年
- 感恩的心
- 选择
- 我可爱的家乡
- 学习用品的烦恼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 我不愿意面对的那一刻
- 花盆里种韭菜
- 幸福就在我身边
- 难忘的一件事
- 特殊的礼物
- 那天,那场车祸……
- 写不出
- 巧招妙法养殖架子牛
- 雇主要学会“养鱼”
- 牲畜安全越冬措施要点
- 养殖户李柞华:改革应该管住“走关系”
- 摩洛哥山羊爬树只为果实
- 规模化养鸡场的生物安全及管理
- 浅谈职业中学畜牧养殖专业
- 生猪屠宰整顿拉开大幕雨润重心转向养殖业
- 河北省生猪养殖发展模式研究
- 高职高专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
- 猪肉降价市场低迷香猪养殖创商机
- 武钢砸390亿元 养猪种菜
- 一张发票“憋黄”养殖合作社
- 浅谈池塘条件与养鱼水质
- 奶牛养殖小区疫病的防控措施
- 《白杨》教学实录
- 《白杨》教学谈
- 培养兴趣 落实习惯──《白杨》教学谈
- 《白杨》教学谈
- 《白杨》教学实录
- 感受字里行间的深情──《白杨》教学案例及分析
- 这个来回走得好──《白杨》教学案例及评析
- 《白杨》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白杨》教学反思
- 《白杨》教学反思
- 《白杨》教学反思
- 放飞灵性的翅膀──《白杨》教学谈
- 入情入境,感悟美文──《白杨》一课的情景创设
- 用情境法教学“浑黄一体”──《白杨》教学片断及评析
- 我教《白杨》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