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一、找地名,初读解题
(李叔同的《送别》引入古诗。)
1、(课前播放幻灯片《送别》)才华横溢的李叔同先生创作的这首《送别》,在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中尤其脍炙人口,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离情别怨”可以说是永恒的旋律。今天,我们将要送别的是千古传唱中的哪一曲呢?板书:
送
(播放课件。)
2、读题,你从诗歌题目中明白了什么?理解“使”。解读“安西”:
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3、初读全诗:
(古诗幻灯片。)
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诗歌,注意把生字读准。
找一找这首诗里还有哪些地方名?解读“渭城”:陕西省咸阳市东北,“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一样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这几个地名跟送别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细细地体味这首古诗。
二、知诗人,以画解诗
1、师:是谁送元二使安西?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一些什么?
2、课件显示王维简介: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读王维的这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你是从诗歌的哪几句中看到的?
雨:什么时候的雨?怎样的雨?
板书:
雨
客舍:客中送客。
板书:
客舍
柳:“留”的谐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板书:
柳
我们来读一读王维诗中的这幅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三、品诗意,三叹“故人”
1、师:王维和元二是什么关系?从诗歌哪个词中直接可以看出?
板书:
故人
2、师:再读读古诗,和同桌讨论一下,诗中哪些地方,还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
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读出他们是好朋友。
师:(板书:酒)(播放课件)“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离别的酒,友谊的酒,祝福的酒,连心的酒……)
引读这是一杯( )的酒──生接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师:读读整首诗,再想想,元二和王维看到哪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透过客舍的窗外,他们看到了──(指板书:雨)
师:女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透过客舍的窗外,他们看到了──(指板书:柳)
师:男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指板书:客舍)王维为送友人,从长安一路送到离长安城三十里外的渭城,在此地的客舍摆上一桌酒席为朋友饯别。客舍,本来只是旅客的暂留之地啊,自己都漂泊在他乡,却要在这里送别朋友,怎能不伤感别离──齐读“劝君……”。
4、师: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安西有多远?
(课件显示地图。)
师指地图:安西在远离中原的新疆,那时的安西时局常常动荡不安。
渭城又在何处?
(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阳关呢?
(汉朝设置的边关名,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一样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从渭城经阳关到安西,有多远?
(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若是元二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车,也要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到安西。阳关以西,千里迢迢,人烟荒芜。)
师:自古人生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而此次朋友远离故人,奉命出使千里之外,此一去,固然也能得胜回朝,衣锦还乡,然而长途跋涉,其艰难痛苦,何以想象?况且古人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切换到幻灯片。)
师: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却──黄沙满天。
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却──满目荒凉。
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切换到古诗课件。)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漂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漂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读“劝君……”。
5、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门外的马车就要起程了,朋友之间就说最后几句话吧!快快把它写下来,可以是元二对王维说的,也可以是王维对元二说的。
(背景音乐。)
板书:
依依惜别
6、指名朗读依依惜别的话。
四、明古风,体会别意
师:你在课外还搜集了哪些送别诗?
(课件别诗欣赏。)
人生自古伤离别──配乐诵读别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能流泪就微笑
- 两种味道
- 打开换位思考之门
- 妈妈的手
- 带走的和留下的
- 传递快乐
- 拿开挡住目光的那块纸板
- 角度
- 娘
- 你会拒绝快乐吗?
- 蚂蚁
- 游归元寺
- 春节
- 苦恼的一天
- 冲开水
-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情境的优化组合B
-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初探B
- 浅谈小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B
- 探析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B
- 做好班主任工作之我见B
- 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参与型教学对策B
- 浅析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B
-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人文化评价B
-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本再构策略研究B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析B
- 基于小学数学学习特点的教学影响研究B
- 破产法:市场经济的“宪法”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文化教育B
- 构建有效小学科学课堂之我见B
- 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策略研究B
- 《“创建绿色家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教案
-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
- 《美丽的西双版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金色年华”专题探究学习方案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说课稿
- 苏教版第八册《长城》教学设计
-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教案
- 《长江三峡》教案
- 《阿里山纪行》教学教案
- 越巫
- 《七颗钻石》《冰心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