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古诗两首》教学杂谈

《古诗两首》教学杂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古诗两首》教学杂谈

〖改、创诗文,培养创作爱好〗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例如,一位老师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的最后,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己最不舍的人。学生顿时灵感被激发,跃跃欲试,写出了一篇篇虽然稚嫩但非常真挚的短文。

〖创设情境,品读诗韵〗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努力创设一个情境,将作者的情感转化成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从旁观者的角色转为当事人的角色。这就让学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去体会诗人的情感。

这种情境的创设,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一定的手段进行情境复现,以达到形象地反映事物的特点。因为情境创设就是让学生进入模拟情境的场境,通过眼前的形象和实际感受,联系已积累的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使情境丰富和逼真。同时,模拟情境,只需要相似而以,在教学中运用时就显得简便易行。

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待学生初步理解诗句后,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送别情景。教师出示一幅景象:浩荡的江水,孤帆渐行渐远,即将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此刻你就是站在江边的诗人李白,你的好朋友孟浩然就要和你分别了。你们不能再在一起谈古论今、吟诗作赋了,不能再在一起痛饮美酒、畅叙友情了。你久久地伫立在江边遥望那一叶孤帆,难道此情此境你不想对老朋友说些什么吗?教师的这一情境的创设,一下子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使我们的学生渐渐进入意境。这时,老师在让学生深情地吟诵诗句,表达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此时的学生仿佛已不是学习者,朗读者,而是那黄鹤楼下江边的李白,他们的心完全沉寝在古诗描绘的意境中,真正体会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浓厚情谊。这就是情到深处声自露,学生在朗读诗句时,一下子就抓住了诗韵。

〖音乐感受意境法〗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清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时,诗人与故友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一直伫立江边,久久不肯离去,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

让课堂体现和偕的互动,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中,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自主合作的氛围。如:在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中,从三方面为学生创造、展示个性的空间:通过朗读,展示理解个性;通过画画展示想象个性;通过观看课件演示,想象诗的意境,再联系生活实际,诗情画意结合,展示创造的个性。

〖声随情动情最真〗

创设情境,将作者的情感转化成学生的情感,设法使学生从旁观者的角色转为当事人的角色,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此时读出的情是最真的,理解得也是最透彻的。

如我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时,当学生初步理解诗句后,我出示课件,此时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浩荡的江水,孤帆渐远,即将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我说:“此刻,你就是站在江边的大诗人李白,你的好朋友孟浩然就要和你分别了,你久久的伫立江边,遥望那一叶孤帆,不想对老朋友说些什么吗?”学生说得滔滔不绝,渐渐进入意境。我又说:“真是难舍难分啊!所以,李白深情地吟诵诗句,以表离别之情。诗仙李白,此刻,你就通过吟诵诗句来表达情感吧!”学生一个个争着朗读,读得投入,读得动情。一位学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越读越轻,越读越慢,到最后几个字,只留有微弱但还清晰的声音,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学生在吟诵中所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所以朗读时的声音、气息,和谐地融入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中,这是内心情感的自然外化。所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的情感真正融入到读中,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有效地理解和吸收课文语言,从而达到优化阅读教学的效果。

〖联系课文内容,补充积累素材,巩固自主积累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也有利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在学生朗读、感悟、理解这首诗后,我们可适时推出《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等系列的送别诗,并引导背诵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积累下来的语言材料,学生印象深刻,感觉真切。积累多了,学生作文时就易于信手拈来,文思泉涌。

〖作业内容〗

让学生设计: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我让学生自己做主,自由安排作业内容,自我设计作业形式,使作业成为点缀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道绚丽的风景,展示“红杏出墙”的个性。

如教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后学生选择了各自喜好的作业方式重现诗歌:

1、画:为诗配一幅插图;

2、唱:加上一段熟悉的旋律,把全诗唱出来;

3、演:小组合作,根据诗意表演一幕小话剧。

学生用自主型作业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忽视个性其实也就消灭了个性,抓住了个性也就抓住了共性。

诗歌语句凝练,讲求意境。领会意境是诗歌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教学可提供背景音乐创设出与教学内容恰切的意境,再辅以巧妙的点拨以达到事倍功半的的效果。如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等表现离愁别绪的诗歌时,生活在通讯设备发达的今天的学生很难理解古人一旦分离,便是“此去经年”的生离死别。课上,我一边播放如泣如诉的音乐,一边讲述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自然地被带入了那久远而神秘的年代,融入诗歌独特的意境之中。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借书
邻居奶奶爱数钱
春天的踪影
我是一片云
球迷表哥
中国卫生城市——舞钢之行
奥运漫游
一件难忘的事
秋天的校园
乌鸦喝水
原山国家森林公园
“蚁”目寸光
竞选宣言
秋天的校园
仙境般的兴庆湖
思想道德建设倡议书
机关效能建设公开承诺书
银行对外承诺书
中小学校长规范教育收费承诺书
知荣明耻承诺书
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客户承诺书
党支部书记先进性教育党性分析(剖析)材料
党风党性自我剖析
教师党员承诺书范文
公司劳动竞赛倡议书
收费站服务承诺书
百年校庆倡议书
交通行业决心书
运动减肥承诺书
迎评促建倡议书
浅论解读TCL集团体育营销战略
商业生态系统、公司治理功能延伸及重新建构
浅谈网络经济时代信息营销新模式的探讨
浅论“法治”与“法律权威”_法学理论论文(1)
宜居城市的小区绿化
论粮食收购合同的法律属性_法学理论论文(1)
居民环境权浅探_法学理论论文(1)
浅析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研究
浅析当前医药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问题与对策
诚信原则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_法学理论论文(1)
试论我国国家赔偿法的特色_法学理论论文(1)
论特殊防卫权的诠释及其构成要件_法学理论论文(1)
试论网上音乐品牌营销战略分析
零售业客户忠诚度与营销策略分析
园林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4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谈二
《我不是最弱小的》文本解读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1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谈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之二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之三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2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材改编之我见
《我不是最弱小的》说课稿(第二课时)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