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9
听课感受
4月21日,我有幸参加温州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班结业展示会,聆听了六位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尤其是何必钻老师引导的《古诗两首》,在新课程理念的自觉引领下,知难而上,勇于求索。实为学习之作。
一直以来,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其难有三: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由于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由于上述两难,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是涛声依旧,难有突破。
可是,何老师却以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有效实现了古诗教学的突破。
纵观全案教程,一去传统的“逐首教学”和“逐环教学”模式,大胆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思路,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何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审美嗅觉,洞悉了两首古诗的内在联系和同构本质。于是,以诗人“送别朋友”之情怀为主题,将三维目标、两首古诗有机地整合为一体。首次整合,同中求异,奠定了两首古诗不同的情感基调。在开课伊始,即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此为整合策略之小试牛刀。把地名、人名进行比较,借助注释、初知大意是整合的基础,聚焦同质、求同存异则是整合的关键。此处整合,意在铺垫史实背景、把握情绪基调、营造解读期待。从整合入手解读古诗,实乃教学模式之一大突破也。
从内容比照,《送孟浩然之广陵》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友人孑然远逝的怅然,诗人伫立目送的身影。一个“孤”字给人一种孤单、孤独的意象,一个“尽”字给人以无尽的惆怅。
而《送元二使安西》,将离愁别绪皆倾注在一杯“酒”中,一斟一酌,几许苦涩,几许不舍。“西出阳关无故人”,则一语击心,可谓笔力千钧。全诗情意殷切、韵味深永。
何老师以其不凡的身手,引领学生切已体察,感同身受,师生在情绪场中共同受到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难在“不舍”。本案把渭城的春雨绵绵、渭城的生机勃勃,渭城这儿听不尽浓浓的家乡话,与安西那儿的大漠茫茫、高山重重、孤身飘泊进行对比,在一次次地劝君更尽一杯祝福酒,一杯壮行酒,一杯装满朋友的情谊酒中,让学生融情想像,激情诵读,击破难点,则解读成矣。
语文,就是让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得以继续传承,继续发扬,对语文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我们应生出一种敬重、一种亲近、一种珍爱、一种惊叹。何老师在28个字的古诗里做尽文章,一妙在从“形象”、“意味”中品味出浓浓的语文味。为什么那小船是“孤帆”,因为他眼里只有朋友的船,其他的都视而不见,因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独,所以过尽千帆眼不见,此时此刻,诗人所看到的,只有那──孤帆远影碧空尽;只有那载着他好朋友远去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只有那他的那颗心、那个眼神牵得远远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在如此深情的引领之下,又提出一个“孤”字,让你联想到什么,因朋友远去而感到孤独、孤单、伤感之情,从读出画面自然升华到读出情感。二妙在从“理趣”中感悟到醇醇的语文味。何老师用“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之谁断长?”、“别后空愁我,相思一水遥。”与文本进行比较有何相同之处,让学生明了“水”既是写实的,又是象征的。象征着思念,象征着惆伥,象征着别情离恨。这种心情,用“水”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这是一节成功的展示课,更是一节古诗教学的引领课,踩着这样的足迹,顺着这样的步伐,我们的古诗教学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走向成功的思维基石
- 如梅在雪
- 留给明天
- 别小看了平凡与普通
- 出入人生
- 花草的意义
- 众生
- 向前看,向后看
- 我心飞翔
- 见微之著
- 一粒沙的位置
- 一江清流
- 记与忘之间
- 人生的“出”与“入”
- 亲力亲为与运筹帷幄
- 办公室布置要点与原则
- 青年岗位能手标准
- 企业电话机线管理制度
- 员工姓名牌管理办法
- 关于公司制服、工作服和其它劳保用品发放的规定
- 识别证使用规章制度
- 总台值班管理制度
- “四好”团支部标准
- 青年文明号标准
- 员工着装管理规定
- 公司来宾参观接待制度
- 保险库管理制度
- 员工上下班遵守细则管理规定
- 红旗团委标准
- 企业总机管理制度
- 果树适时适量节水灌溉技术
- 喷灌技术—灌溉的组成与分类
- 山区果树微喷节水灌溉方式
- 改进灌溉技术
- 膜下节水灌溉技术要点
- 适宜应用的蔬菜微灌模式
- 不同类型区节水灌溉的发展模式
- 地下灌水技术
- 造价人员常用的换算方法计算规则公式
- 旱地覆膜集雨窖灌技术
- 蔬菜需水量与灌溉
- 埋瓶灌溉的简易方法
- 如何节水和提高灌溉水温
- 农业节水的途径
- 一体化闸门技术的应用前景
- 《乌鸦喝水》教案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案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案一
- 《司马光》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一
- 《司马光》片段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乌鸦喝水》教案2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2)
- 《司马光》教案三
- 《乌鸦喝水》教后札记
- 《司马光》教案二
- 《乌鸦喝水》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