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剖析人物语言 洞察内心情感──评洪婵娟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地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为了让学生能在阅读中体会旧社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听了洪老师的课,我感受颇深:
1、抓住“中华不振”深入解读,走进文本:
洪老师执教的是第二课时,课一开始,她以一句“你上节课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回顾旧知,理解“中华崛起”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一个与“中华崛起”意思相反的词,学生很快找到了“中华不振”。在洪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感悟到:周恩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深层原因就是“中华不振”,它成了重组、整合该课的一条主线。为了让孩子们沿着这条主线,对课文展开深度学习。她让学生紧紧抓住“中华不振”深入解读,让每一个文字都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学生虽角度不一,答案多元,感悟也有不同,但对“中华不振”都有了较深刻的思考,抓住最有生命力的核心的线将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
2、剖析人物语言,洞察内心情感,是洪老师课堂的第二个亮点:
文本中有一幕是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少年时的周恩来在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这一点,以至于才有了让“中华崛起”的志向。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因此,洪老师让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一次次地剖析词句。在一遍遍的质问中,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为了把学生这种情感引向另一个高度,学到这里,洪老师让学生联系上文中所描写的繁华城市的语句,通过租界地的繁华,与课件中租界地外的中国领土上的中国人的凄惨的生活做对比。坐在后面听课的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心灵已受到强烈的震憾,与少年周恩来的心灵产生了共鸣。接着,师提问:“从租界回来后,周恩来变了,常常一个人沉思,他究竟在想什么呢?”学生们的回答可以说是异彩纷呈的。
3、拓展文本,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树立报国之志:
如果本文仅限于对“中华不振”的了解,仅限于对那段历史的拷问,仅限于对周恩来少年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钦佩,那本文的教学就是不完整的。课堂快结束时,洪老师在情感铺垫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写周恩来在沉思些什么,内化了语言文字,接着她又展示许多周恩来成人后为国家效力的资料,一方面树立了周恩来的高大形象,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另一方面,让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再逢中秋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可爱的小猫
- 颐和园导游词
- 胜似亲人
- 因为选择不同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时间都去哪了
- 我的蝈蝈将军
- 观察
- 黄山导游词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养蚕
- 观察豆子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