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0
《乌塔》教学后记
《乌塔》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位14岁的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文中的乌塔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在理念上都与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有着极大的反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些,使用好教材,这对教学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教学时,一学生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我们不能象乌塔那样一个人跑出去旅游,那样很危险,万一出了事怎么办?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而且有的学生还举了小孩被拐被骗的具体例子加以说明。是啊!安全重于一切,做没有安全保证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这的确难住了我。作为学生的合作伙伴,我该怎么办?
我没要求学生围绕“能不能象乌塔那样一个人出去旅游”的问题展开讨论,而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反问:“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乌塔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呢?还有,课文围绕十四岁的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个问题都讲了哪些事?你对这些事又有什么看法呢?”接着,我组织小组继续自学讨论。学生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帆船,眼前忽然开朗,思路一下子开阔。结果学生展开想象,联系实际谈了许多见解,真正形成了人与教材的对话。如: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是如何做准备工作的?整整花了三年的时间,读了大量的书籍以了解欧洲各国基本情况,在家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做好了周密的考虑,还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去挣钱准备旅费等。她这种持之以恒的顽强自立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她即节约又大方,即对自己负责又关心他人。她对自己的路费精打细算,可给亲人买礼物却很大方;为了安全起见,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电话,以备求助。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定时给家里人打电话,寄明信片。她这种考虑周到、有备无患,心里有着他人的品质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最后我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面对乌塔,面对一个我们的同龄人,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虽然下课铃声响了,但我知道,这节课留给学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灵的震撼,是无限的思考。
这样,我对教材的灵活处理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学生不仅有话可说,对教材有较好的理解,语文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能凭借教材多角度思考,不断延伸,进行深层次地思考,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用好教材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研究的问题,并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还影响到语文对学生的感染力。因此,我们应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用好教材,灵活疏导,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十二生肖大争吵
- 家乡的变化
- 一枚硬币
- 两把伞
- 家乡的变化
- 聪明的小猴
- 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
- 假如我是老师
- 火星采访记
- 地球的自述
- 电灯·蜡烛·荧火虫
- 假如我是灰太狼
- 十二生肖故事新编
- 三只猴子闯天下
- 假如我是一阵雨
- 中国核工业的时代命题
- 服务企业提高服务质量的营销策略探讨
- 贺核工业60周年
- 华赋诞(六)
- 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研究
- 雄起辉煌梦成真
- 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
- 华赋诞(九)
- 沁园春·中核梦
-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 华赋诞(五)
- 中国电科集团重点培育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 中国核脊梁科学家群体的卓越代表
-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防雷研究
- 核电站装卸料模拟机的设计与开发
- 《窃读记》-教学设计
-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 《天马》-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 荔枝 -教学设计
- 林海-教学设计
- 《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海上日出 -教学设计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荔枝-教学设计
- 火烧云 -教学设计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 《林海》-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