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0
《乌塔》教学后记
《乌塔》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位14岁的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文中的乌塔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在理念上都与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有着极大的反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些,使用好教材,这对教学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教学时,一学生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我们不能象乌塔那样一个人跑出去旅游,那样很危险,万一出了事怎么办?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而且有的学生还举了小孩被拐被骗的具体例子加以说明。是啊!安全重于一切,做没有安全保证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这的确难住了我。作为学生的合作伙伴,我该怎么办?
我没要求学生围绕“能不能象乌塔那样一个人出去旅游”的问题展开讨论,而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反问:“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乌塔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呢?还有,课文围绕十四岁的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个问题都讲了哪些事?你对这些事又有什么看法呢?”接着,我组织小组继续自学讨论。学生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帆船,眼前忽然开朗,思路一下子开阔。结果学生展开想象,联系实际谈了许多见解,真正形成了人与教材的对话。如: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是如何做准备工作的?整整花了三年的时间,读了大量的书籍以了解欧洲各国基本情况,在家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做好了周密的考虑,还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去挣钱准备旅费等。她这种持之以恒的顽强自立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她即节约又大方,即对自己负责又关心他人。她对自己的路费精打细算,可给亲人买礼物却很大方;为了安全起见,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电话,以备求助。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定时给家里人打电话,寄明信片。她这种考虑周到、有备无患,心里有着他人的品质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最后我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面对乌塔,面对一个我们的同龄人,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虽然下课铃声响了,但我知道,这节课留给学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灵的震撼,是无限的思考。
这样,我对教材的灵活处理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学生不仅有话可说,对教材有较好的理解,语文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能凭借教材多角度思考,不断延伸,进行深层次地思考,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用好教材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研究的问题,并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还影响到语文对学生的感染力。因此,我们应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用好教材,灵活疏导,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的生日
- 钉扣子
- 玩龙虾
- 洗袜子
- 记一次购物经历
- 有趣的实验
- 一张照片
- 校园的早晨
- 护蛋
- 好热闹的交流会
- 聪明的我
- 护蛋的故事
- 我参加长跑比赛
- 我喜欢的卡通明星
- 蚂蚁采食
- 纳米技术与百姓生活
- 室内燃气管暗装的探索与实践
- 浅谈在中、小城市和地区发展液化石油气燃料汽车
- 论加拿大职业学院管理体制的特色、理念和启迪
- 对加快LPG汽车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 调压站区域计量新途径的研究
- 移动式气化装置的开发及应用
- 对加快LPG汽车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 大型液化石油气气化站运行管理模式的探讨
- 天然气与管道液化气转换技术的探讨
- 强化企业计量管理,切实做好降压工作
- 植物抗污染分化进化研究进展及其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 全方位创新 建设大燃气企业集团
- 做好技术准备 迎接天然气时代的到来
- “十五”期间北京市天然气发展规划及实施措施
- 《自然之道》教学杂谈
- 争辩:放飞灵性的翅膀──《自然之道》教学随笔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文本链接
- 《自然之道》向导为什么要抱走那只小海龟?
- 《自然之道》好词好句
- 《自然之道》教学中备而不实的遗憾
- 《自然之道》课文赏读
- 让我们这样做──《自然之道》听后感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词句解析
- 《自然之道》教学案例
- 海中小坦克──海龟趣谈
- 海龟“救生艇”
- 《自然之道》反思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生成误区
- 《自然之道》段落结构
-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