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之名的由来
翻新时间:2023-08-07
“恐龙”之名的由来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肯定是由来已久。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至于我们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采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动物化石入药,并把这些化石叫做“龙骨”。谁能肯定,这“龙骨”之名与恐龙化石的发现就没有联系吗?
最古老的爬虫类化石可追溯至古生代之『宾西法尼亚纪』(31000万年前—27500万年前)。追本溯源,当系由两栖类演化而来。两栖类的卵需在水中能始发育。爬虫类演化出卵壳,可阻止水分散发。此一重大改革,使得爬虫类可以离开水生活。
到225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虫类成了地球上的支配者,故中生代又称爬虫类时代。大型爬虫类恐龙即出现于中生代早期。草食性的梁龙和雷龙,是最大的陆栖动物。霸王龙是肉食性恐龙。另有生活在海中的鱼龙及生活于空中的翼龙等。
爬虫类在地球上繁荣了约1亿5千万年左右。这个时代的动物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恐龙。人们一提到恐龙,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只巨大而凶暴的动物,其实恐龙中亦有小巧且温驯的小恐龙。
恐龙属脊椎动物爬虫类,曾产于中生代之陆上沼泽,中颈及尾皆长。后肢比前肢长且有尾。其中有数种好食肉,数种好食草,体概巨大,可认为陆生动物中之最大者。其体格在下等之种类,有似最古之鳄及喙头类,在高等之种类略与鸟类相似。
研究恐龙,全凭化石。古生物学家以其化石,推论其形态及习性。根据古生物学家的研究,恐龙就像现生的动物一样:有大的,有小的;有的以两条腿走路;有的以四条腿走路;有的吃植物,有的吃动物;有的皮肤光滑,有的皮肤上有鳞或骨板。其共同相似之处是:所有的恐龙,脑子都很小,蛋下在陆地上(所有的爬虫类都是如此)。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吃蛋糕
- 整理
- 说爱
- 母女之爱
- 割草
- 摸盲
- 我爱大海
- 你知道我在想你吗
- 六一节
- 妈妈我要对您说......
- 不做“井底之蛙”
- 创意木夹
- 父母的爱
- 梦遇书包减肥剂
- “硬心肠”的外公
- 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 民间审计推倒重来?
- 浅析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大大提升英语课堂趣味性
- 论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与教学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之现状
- 试论恰当的公众期望
- 浅析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应用的研究
- 如何确定重要性数量水平——论审计风险与重要性的关系
- 论独立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
- 对话教学范式的生成与实施
- 论审计风险
- 殖民主义与现代化的开启
- 邓小平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目的和意义
- 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 英语文体学学期论文范文
-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思想的变化
- 《老王》教学杂谈
- 《老王》教学设计
- 《老王》教学设计
- 《老王》教学设计
- 《老王》教学设计
- 《老王》课堂实录
- 《老王》教学设计
- 《老王》教学设计
- 《老王》说课设计
- 《老王》教学设计
- 《老王》教学设计
- 《老王》说课设计
- 《老王》教学设计
- 《老王》教学设计
- 《老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