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望洞庭》教学片断及反思

《望洞庭》教学片断及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望洞庭》教学片断及反思

【教学片断】

师:“湖光秋月两相和”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两相和”的“两”指谁和谁?

生:湖光和秋月。

师:“和”呢?

生:……

师:别急,我们先往下看。“潭面无风镜未磨”写什么?

生:写了没有风的湖面就像还没打磨的铜镜。

师:那又为什么比作没打磨的镜子,为什么不比作已打磨了的镜子呢?(古时的镜子是铜做的)

生:已打磨的镜子很亮。

生:已打磨的镜子在月亮照耀下会闪闪发光。

生:已打磨的镜子很光滑。

师:没打磨的镜子呢?

生:没打磨的镜子有点粗糙。

生:没打磨的镜子不太光滑。

生:没打磨的镜子还不能很清晰地照见人影。

师:那你想象一下,这秋月下的洞庭湖不那么光滑,不那么亮,是怎样的景色呢?

生:有点模糊。

生:有点看不清。

生:有点朦朦胧胧。

师:对呀,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景色啊。假如改成“潭面无风镜似磨,你看又是怎样的景象了呢?

生:很亮,有点刺眼了。

师:说得真好,那就不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了,就不和谐了嘛!正因为如此,湖光和秋月光才这么“和谐、协调。”

师:孩子们,这就是(齐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自评】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诗的后两句比较好理解,利用插图,让学生想象一下,较易形成感知,大脑中容易构勒出千里洞庭,青翠君山的画面。但对前两句的意象可能一时还不能体悟。因此,在教学中我紧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来展开。片段中紧紧扣住“和”来理解,在联系下文、交流、碰撞中,学生一步步走进了诗的意境,真正理解了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象,从而体悟到古诗的深层内涵。这一教学过程同时也是语言文字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相互穿插渗透的又一范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观《凡卡》有感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四)
《找准人生的北斗星》读后感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伟大的母爱
读《荞麦》有感
读《爱国少年》有感
珍惜今天-----读《卖火柴的女孩有》有感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二)
生命需要意志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三)
人,绝对不能被打垮——读《老人与海》有感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读《世上最感人的品德》有感
书,伴我成长
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
独立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基础乐理课程建设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对策浅析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缅甸语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
浅谈利用文学作品的韩国文化教育法
浅谈国画教学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策略
现代化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课堂教学教师提问的功能
数学实验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关于在计算机专业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值计算思想的研究
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研究
课堂展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新形势下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苏州工业园区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岩山中学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
金山学校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育才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1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测试题
茅栗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盐城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星港学校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青县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苏州吴中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青云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1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测试题
杭州市临浦片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茅栗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