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介绍课文及作者
1、课文,游记:
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情景。
2、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吴县人。作品有《隔膜》、《城中》和《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1957年叶圣陶先生60多岁时,游览了“双龙洞”、“冰壶洞”,见《小传十篇》。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
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划出不懂的词语。
2、集体讨论难字、新词:
⑴ 读音:
wān jí rǔ sǔn
蜿蜒 即使 石钟乳 石笋
⑵ 新词:
孔隙 突兀 森郁
四、读熟课文
1、散读。
2、小组读。
五、思考写作顺序,试着划段
第二课时
一、理清层次,划分段落
1、默读:
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
游览顺序──空间位置变换。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交待时间、地点、事件。
第二段(2~3自然段)路上见闻。
第三段(4~8自然段)游览经过。
二、讲读
1、指名读第一段:
分析:这是一篇游记,且开篇点题,交待了时间、地点。
2、学习第二段:
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记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提问:
⑴ 作者看到哪些景物?用笔划一下:
溪流:时而…时而…时而。
⑵ 什么叫迎着溪流?人怎么走?
逆流而上(游览的一条“暗线”)
⑶ 理清这部分叙述顺序: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
3、小结:
作者以“那溪流就是从洞口里流出来的”,引出描写重点──双龙洞。
第三课时
一、从读入手,理清层次
1、读第三段:
说一说写了几层意思。
2、分析:
外→内
学生边读边思考,师生共同总结:
⑴ 泉水来路。
⑵ 孔隙大小。
⑶ 小船形状。
⑷ 进出方法。
⑸ 人的感觉。
二、学习本段第三层
内洞奇景。自由读,并小结写了什么?
1、黑为什么?只有孔隙相连:
2、大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3、水源:
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指明泉水的发源地,且点出洞已到头。
4、最后写出洞,自然结束文章。
三、总结
作者记叙了游览双龙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我爱您
- 头菜
- 魔法学校
- 父爱
- 蚂蚁的心思
- 暑假里,我游览了云台花园
- 秋
- 奇妙的海洋水族馆
- 小猪飞了
- 我体验我快乐
- 我的初中生涯开始啦
- 梦
- 拐弯
- 走进初三
- 吃仙杯
- 为什么品牌需要在“灵活度”上下工夫
-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 电影跨界营销六大玩法
- 宝马中国尝鲜
- 奢侈品营销改革
- 新希望的“互联网牛奶”实验
- 谁是2014最牛投资人
- 房地产企业品牌建设
- 中小城市发展民营文化企业路径
- 企业家的心态
- 安邦强势增持 改写民生格局
- 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 收废品也能玩O2O
- 容易宝打包1.5亿余额宝用户
- 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 《清澈的湖水》片断赏析
- 《“红领巾”真好》相关知识
- 《清澈的湖水》教学实录
- 《“红领巾”真好》教学札记
- 《“红领巾”真好》课文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 《山行》相关知识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
- 《山行》相关知识
- 《山行》诗人简介
- 《“红领巾”真好》教材理解
- 《“红领巾”真好》相关知识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