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思维的碰撞──《记金华的双龙洞》“孔隙”一段教学反思
教师这个职业决定了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富于变化的课堂,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见解,因而课堂不可能是预设的,意外的插曲相信大多数老师都经历过,我也有过这样一次难忘的经历。
记得那是一节语文课,上的是叶圣陶先生的名作《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浙江金华双龙洞的经过。双龙洞分外洞和内洞,连接内外两洞的是一个孔隙,进出靠一只用绳拉动的小船。课堂肯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默读“孔隙”这一段,然后归纳孔隙的特点。看到学生默读后纷纷举起了手,我便开始点名了。一个男生站起来说:“孔隙的特点是很小!”高举的小手纷纷放下了,看来大家都赞同这个答案,相信教过这篇课文的老师也都不会否定这个答案,可正当我转身准备把“小”字板书到黑板上时,一个响亮的声音传来了。“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捏着粉笔的手放下来了。“请说!”一名男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孔隙的特点是很大!”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我也一时没有回过神来。同一段课文,归纳人同一个景点的特点,竟然有如此大的反差,我还是头一回碰到。这时,我只觉得同学们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我,说一点都不紧张那是假话,但当时我还是比较镇定,我既没有肯定,没有否定,而是转向全班学生,用赞赏的口吻说:“你们真会读书!同一段课文,竟能读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看来值得大家深究一下。”接着,我让同学们再细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一下,看看孔隙的特点到底是大还是小,依据是什么?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经过一番热烈地讨论,学生纷纷发言:
一个学生说:“我认为孔隙的特点是很小,因为它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而且这只小船只容两人并排仰卧,再设法容第三个人。”
“我反对”,另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孔隙的特点是很大才对。理由是“孔隙”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窟窿眼”“小裂缝”,而这里孔隙却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我认为很大。课文中写道:虽然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从这个转折的语气就很明显地看出孔隙是很大的。”
“有道理。”我暗暗称赞。
又一阵清脆响亮的声音传来:“老师,我觉得应该是很小才正确,课文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外洞容纳1800人开会都不觉得挤,而孔隙只容一只小船进出,孔隙和外洞相比实在是太小,太小了。”
“说得真不错!”我不由地伸出了大拇指。由此可见,大与小是──学生脱口而出──是相比较的!
“真了不起!”我情不自禁地叫好。很抽象的道理竟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学生悟出来了!我灵机一动,顺势引导:“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此刻,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激活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开了。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椅子小,课桌大。”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讲台大,课桌小。”“对了!这就是相比较的大小。”我鼓励道。
“老师,我来说:月亮小,太阳大,月亮和星星比,月亮也很大。”
“老师,我也能说:西瓜大,苹果小,苹果和葡萄比,苹果也很大。”
课堂与生活就这样巧妙地联系起来了,知识与感悟就这样自然生成了。我为学生们活跃的思维,高昂的学习积极性及自悟自得的能力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这小小的插曲前后不到五分钟,却使学生和我都受益非浅。在学生通过读书、思考、思维的碰撞,对辩证法的观点有了初步的感悟和理解;而我,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教学新理念也有了更真切的体会。是的,尊重学生,珍视他们独特的见解,思维的火花才会闪现。个性化的阅读必将带给课堂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善于把握这种不确定因素,真正使我们的教与学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
试想:如果我按照预先设定的教案垄断课堂,硬牵着学生走,会有刚才那精彩的瞬间吗?教案是课前预先的设想,但不能成为课堂的羁绊。课堂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我们应该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现、质疑、讨论、争辩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思维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课堂,变成学生体验成长快乐的课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助人为乐的小女孩
- 秋天的花园
- 我最喜欢冬天
- 今年喝茶去哪里
- 优点和缺点一样
- 挖冬笋
- 无敌三剑客
- 假如我是省长
- 压岁钱
- 搞笑老爸“抢”衣服
- 晚霞
- 家乡巨变
- 大自然给我的启示
- 越野梦
- 我的哥哥
- 区妇女联合会妇女文明素质培训活动方案
- 乡镇校区2011年度防汛应急预案
- 2011年培训工作安排
- 乡镇防汛应急预案
-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人员培训计划
- 自来水公司安全应急防范预案
- 2011年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安全预案
- 2011年秋作物减灾应灾预案
- 小学防汛应急预案
- 小学预防特殊天气应急预案
- 开展党支部书记培训方案
- 女子排球队训练方案
- 企业防汛应急预案
- 骨干教师培训班数学第二阶段培训方案
- 教师专业进修培训个人计划
- 发挥日语翻译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 论财政的一般性质、基本准则与行为规范
- 论中国生物燃料发展与建议
-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能力培养
- 低硅高品位烧结矿生产实践
- 谈商务英语翻译与中西方文化差异
- 丁二烯装置安全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 我国县乡财政运行风险及其化解对策
- 分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翻译技巧
- 经济转轨时期财政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 行政行为法律救济中的利益衡量_行政法论文(1)
- 初中生汉译英过程中的思维问题及对策
- 当前外语翻译教育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论呼吸式幕墙的原理与分类
- 行政程序违法之我见 _行政法论文(1)
-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2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A、B案
- 《桥》课文简说
- 《金色的鱼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金色的鱼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3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4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1
- 《桥》教学案例
- 《桥》教学案例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4
- 《桥》教学建议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