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5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前几天听了于小冬教师上的一节《七月的天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在我上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的教学时,我也依照她的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就抓住一个问题展开:“七月的天山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马上蹦出一个词:“美!”自然后面就可以接着问了:“美在哪些字里行间啊?”指名的学生先说到了“雪山”,自然要体会其中的两处比喻,从中体会了比喻的妙处,再用朗读体现雪山的壮丽,由雪山的壮美再到雪水的欢快。接着学生找到了“花”、“塔松”、“鱼儿”三处,都进行了深入理解,并结合句子开展联想说话,用朗读表现。学生在理解中感受了美,而且有大到整体的理解,小到一个句子,一个短语,一个词语,小到一个字“浮”“捧”的深入理解;还从作者角度去理解他的写作情感,小到从“心爱”感受作者对天山的深情;一字一句都表现出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无形当中,对学生进行了写法的渗透。最后在赞美天山中结束了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这天山美丽、幽静却又生机勃勃。正是雪山上的雪水给了这些花草树木、鱼儿浇灌,才会有那些生机勃勃的树和那些欢快的鱼儿。
一课时完成是略读课文的要求,但以前我从没做到,今天做到了,不仅学生理解深入,而且体会深刻。能做到这样我想主问题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看来要让课堂紧凑有效,一定要抓好主问题,切中要害,由点及面,由点成线,最后回到一个感情体悟的点,让课在书声中结束是比较理想的。
但也有两点做得不够让我满意。一是学生在抓住重点语句表达的时候,语言组织得不够流畅,用词不够优美。二是学生在朗读技巧的掌握上还存在差距。这是我在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努力去培养学生的两个方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夜空
- 我看东北虎
- 竹林
- 夜幕
- 春草花秀游香炉
- 秋日竹景
- 我爱秋天
- 找春天
- 秋天的美
- 黄山看日出
- 小学我的回忆
- 春天真傻
- 春天来了
- 鸟雨林
- 游本溪水洞
- 环境监测室的废液管控概述
- 对于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探索
- 园林系统防雷思路论述
- 论徽州“天井”建筑空间设计的思考
- 关于新课程改革中的幼儿教师角色定位
- 关于建立环境工程监理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 强化环境监测管制工作的思考
- 城区河道水环境治理研讨
- 园林景象中的自然要点简述
- 气象传输软件的设计探索
- 环境监测实验创新的实践
- 基于地质环境情况与恢复建议
- 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应对措施探析
- 分析青海公路绿化与环保
- 冶金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与实践
- 《灯光》章法结构
- 《灯光》词语造句
- 《灯光》词语解释
- 《灯光》佳句赏析
- 《灯光》重点问题解析
- 《灯光》中心思想
- 《灯光》结构分析
- 《灯光》学习要点
- 舍己为人的好战士──读《灯光》有感
- 《灯光》内容提要
- 《灯光》写作特点
- 《灯光》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 《灯光》难句讲解
- 读《灯光》有感
- 《灯光》句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