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30
细节中有真教育之理想的距离──《尊严》教学一得
教学《尊严》这一课,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的中心句:“你别看他现在一无所有,但他是个百分之百的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之后,我对学生们说:孩子们,只要你们努力,只要你们勤奋,你们的未来也将是十分美好的,我相信,十年二十年过后,在我们当中也许有像哈默这样的百万富翁,也许有将军,也许有科学家……
大多数学生很专注,但是我还是听到了两三名学生在说:“噫,肉麻!”“根本就不可能!”“对啊,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我有些扫兴,但我还是提起精神说:孩子们,谁也不能肯定未来是什么样的,因为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才使我们向往,让我们不断地追求,这努力的过程本身就十分美好,这努力的结果最终会成就许多美好的理想!
我虽然说得很有激情,但我还是有些丧气。因为学生总是进不了一种人性中最为美好的情景,也许现实生活中,情感的表现比较粗砺,所以对这种细腻情感的表达并不习惯;也许他们内心有所触动,但习惯上还是拒绝了这样的表达方式。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总与我们所期待的有所距离吧,但课堂就应该成为美好理想的发源地。我总是在试着宽容我的学生,总是希望在我带他们学习的这些时间里,能真切地拥有最为珍贵的几个记忆,或者现在并没有感觉,也许他们将来有一天回忆起来特别的感动。而事实上,这种纯粹的令人心动的情感交流,与学业学习是一样地重要。
记得开学初,我向学生询问一名没来上课的孩子是什么原因?一些学生说:他生病了,住医院。接下来就有学生说“他要死了!”“他要上天堂了!”教室里居然传来几阵嘻嘻的窃笑声。我很生气,说:“当一名同学没有来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应该关心他,问他为什么没来,需要什么帮助。因为班上的每一名同学都是你的朋友,关心别人、同情别人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我不否认学生当初说的也许有开玩笑的意思,也许不是恶意,但是,拿别人的病痛开玩笑,是绝不能弃之不管的。
因为,教师的使命,不仅在于让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背诵了多少课文、解答了多少数学题,也不仅在于让学生懂得了多少规则,拾起地上一张废纸、爱护了一棵小树,更重要的是在于知识和规范行为背后的东西,那就是他的同情心、好奇心、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是他的心智的觉醒、智慧的生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校的教育,首先是一个人的心灵触动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工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家一起来爱花
- 过年了!
- 我是一片雪花
- 钓鱼
- 上课
- 拔牙
- 日记三则
- 找春天
- 我的全家福
- 伤心的一天
- 捏鸡蛋比赛
- 摘草莓
- 吊兰花
- 捞鱼
- 豆豆日记
- 试论高等教育质量及其评估研究
- 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之柔性教育论析
- 高校毕业生择业难的理性思考
- 浅析基于ISO90O0认证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浅谈关于建构医学院医德教育新模式的思考
- 试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研究
- 试谈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问题
- 浅谈坚持内涵发展为主努力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 试论对我国继续教育质量问题的思考
-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责任问题研究
- 浅谈关于我国中长期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思考
- 浅谈关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
- 浅谈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函授教育质量
- 关于高师本科教育质量问题探析
- 苏轼的自我形象塑造──读《江城子·密州出猎》有感
- 《出师表》教学杂谈
- 《出师表》教学设计
- 《出师表》教学设计
- 《武陵春》赏析
- 《出师表》教学设计
- 《出师表》教学设计
- 温庭筠《望江南》解析
- 《出师表》教学案例
- 《词五首》有关资料
- 温庭筠《望江南》赏析
- 壮志豪情 别开生面──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
- 《武陵春》赏析
- 情真意切,清丽自然──读温庭筠《望江南》
- 《望江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