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7
找准读写结合点 挖掘教材新资源──教《将心比心》后有感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合理地利用教材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大语文”教学现在也要求我们教师具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既要走进教材,又要走出教材,又要灵活、高效地使用好教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今天,我讲了《将心比心》一课后,对此有了真实、深刻的感受,而原因正是我感觉自己挖掘到了这一课的新的教学资源,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这篇课文篇幅较小,条理清晰,结构简单,只有一详一略两个意思相近的小故事和最后一个点明中心的小段组成。全篇只有三段话,而就文章内容和思想而言,也极易理解,因为故事语言通俗易懂,文章结尾又有点睛之笔。面对这样一篇文章,备课时,我犯了难,是像往年、像其他老师们一样,只将备课参考书中对本课提出的思想教育之类的目标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轻松上完一节课呢?还是再挖掘点什么?渗透点什么?望着课文一长一短两个小故事,忽然灵机一动“技”上心来,平时孩子们的文章总也写不具体,给他们讲了不少方法,费了许多口舌,可他们对“怎样把事情写的具体、细致”,仍然是模模糊糊,似懂非懂,而这篇课文的两个故事,内容相似,情节相近,但却一个简略,一个写的非常具体、细致,这不正是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具体的再好不过的课例吗?学生通过这两个故事的比较,尤其是第二个故事中那些具体、细致的人物动作、神态、语言、语气、心理活动等等一系列细节的描写、刻画,一定会更直观地感受到:如何把事情写的具体、生动!于是,一个自定的教学目标出现了,一个新的教学思路清晰了,一节暂新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有机结合的精彩课堂生成了!
课后,有几个学生跑来七嘴八舌地告诉我“老师我会写作文了,我以后也会把事写具体,写详细了”,“
老师,我想把第二个故事背下来,人家写的太具体了……”。
是的,上完这节课,我也很兴奋,我想,我们的语文课,也许就应该这样备,这样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看杀鸡
- 变脸的春雨
- 巴掌风波
- 逛书城
- 认错
- 一次队会课
- 可怕的血
- 伤心的一天
- 用爱心培育爱心
- 春节游文庙
- 幸福的回忆
- 认错
- 今天,母亲节
- 寒假趣事
- 那一次妈妈哭了
-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有效配置
- 办公自动化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 略论基层残联的形象问题(1)论文
- 信息高速公路产生的社会影响
- 对于机械装配过程自动化浅析
- 谈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
- 自动化信息技术在棉花加工业中的创新应用
- MWC计算机模糊控制系统
- 信息化进程中的生活观转型问题
- 浅析我国劳动法立法现状及完善(1)论文
- 公共与私密的交叠:台湾学术网路空间结构的理论初探
- 述评美国‘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实施战略
- 机械装配过程自动化
- 谈“制造装备及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
- ASP 3.0高级编程(一)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追求“丰实”的教学──《索溪峪的“野”》教学有感
- 感悟“野”性美──《索溪峪的“野”》教学案例
- “四步迁移尝试法”教学模式简介──《索溪峪的野》教学案例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探究阅读 实现自主──《索溪峪的野》的教学反思
- 《索溪峪的“野”》教学
- 执教《索溪峪的野》有感
-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索溪峪的“野”》案例分析
- 《索溪峪的“野”》教学案例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索溪峪的“野”》课堂实录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