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8
让我们这样做──《自然之道》听后感
今天上午我们听了马老师执教的《自然之道》一课,本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拯救了一只被嘲鸫咬啄的海龟“侦察兵”,结果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而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课文内容较浅显易懂,关键在于让学生懂得道理即可,因此马老师根据本文的特点,采用了“质疑——释疑”的方法让学生自学课文,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挺浓的。由于课一开始是学生提出了自己不懂的问题,因此,接下来老师让读书并讨论所质疑的问题时,学生讨论的挺激烈,在汇报交流时更是争先恐后的发言,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听课的教师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感叹到:“如果学生节节都这样该多好呀!我们再也不用为大部分学生不发言而着急,再也不用为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而犯愁,再也不用为讲过的内容,考试时仍旧不会而恼火……”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老师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时讲课中大部分学生的兴趣调动不起来?为什么老师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新知识,他们不领情?为什么老师一再强调认真听讲,他们仍旧我行我素……再联系马老师的这节课我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马老师在本节课中没有维护纪律呀?没有强调让学生专心听讲呀?我们也没有看到大部分纹丝不动的“看客”呀?看来还是与他“自己质疑——同伴释疑”这种教学方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也曾发现过一说让“质疑”学生便争着问,争着解答,这可能是学生终于得到了发挥主体性的机会了吧?他们不愿意听老师唠叨那么多,也许老师讲的他们会,而他们不会的地方老师没有讲到。所以他们才没兴趣,所以他们才注意力不集中,所以他们才不领情。
这样一分析,我又想:既然是这样,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又何必自找烦恼,自讨苦吃,自找火发呢?何不每节课让学生先质疑,然后通过讨论,交流来释疑,对于一些重点问题如果学生没有问到,最后老师作以补充,这样一来我们是不是就不会为大部分学生不发言而着急,再也不会为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犯愁,再也不会为考不好而恼火了呢?学生的主体性会更好的得到发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跳起来,是为了够得更高
- 告诉学弟学妹们一点经验
- 《这就是我》
- 小升初就像韩国泡菜
- 我考上重点中学的必杀招
- 考上十一学校的一些体会
- 兰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小升初让我明白了“拼搏”的意思
- 《童年趣事》
- 我接到录取电话
- 仅用半年我就考出了优异成绩
- 迷迷糊糊考入101,我是幸运儿
- 状物作文】我爱家乡的特产
- 我的妈妈
- 江西致洪暴雨天气特征分析与流域洪涝预报研究
- 垂直角观测(三丝法)
- 水力冲填筑堤
- 浅谈土工材料在水库除险加固的应用
- GPS时钟服务器在水利泵站SCADA系统中的应用
-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
- 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探讨
- 多层砌体房屋墙体温度裂缝的几种防治方法
- 某水电站大坝施工方案
- XX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标段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 浅谈阿舍勒铜矿35kV临时变电所的设计与施工组织
- 关于石门水库坝前清淤存在的问题及拟定施工方案
- 水库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 导管水密性试压作业指导书
- 某大堤护岸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桂林山水》教案讲义 感悟细节感悟美
- 《桂林山水》文学常识
- 《桂林山水》整体阅读感知
- 《刷子李》美文欣赏二
- 《桂林山水》重点字词梳理
- 《桂林山水》课后习题答案
- 《桂林山水》重点语句探究
- 《桂林山水》老师语录
- 《桂林山水》重点问题探究
- 《桂林山水》同题材作文训练
- 《桂林山水》重点与难点提示
- 《刷子李》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桂林山水》教案讲义 让情感在语文课堂上流淌
- 《桂林山水》写作特点
- 《刷子李》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