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8
让我们这样做──《自然之道》听后感
今天上午我们听了马老师执教的《自然之道》一课,本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拯救了一只被嘲鸫咬啄的海龟“侦察兵”,结果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而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课文内容较浅显易懂,关键在于让学生懂得道理即可,因此马老师根据本文的特点,采用了“质疑——释疑”的方法让学生自学课文,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挺浓的。由于课一开始是学生提出了自己不懂的问题,因此,接下来老师让读书并讨论所质疑的问题时,学生讨论的挺激烈,在汇报交流时更是争先恐后的发言,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听课的教师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感叹到:“如果学生节节都这样该多好呀!我们再也不用为大部分学生不发言而着急,再也不用为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而犯愁,再也不用为讲过的内容,考试时仍旧不会而恼火……”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老师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时讲课中大部分学生的兴趣调动不起来?为什么老师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新知识,他们不领情?为什么老师一再强调认真听讲,他们仍旧我行我素……再联系马老师的这节课我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马老师在本节课中没有维护纪律呀?没有强调让学生专心听讲呀?我们也没有看到大部分纹丝不动的“看客”呀?看来还是与他“自己质疑——同伴释疑”这种教学方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也曾发现过一说让“质疑”学生便争着问,争着解答,这可能是学生终于得到了发挥主体性的机会了吧?他们不愿意听老师唠叨那么多,也许老师讲的他们会,而他们不会的地方老师没有讲到。所以他们才没兴趣,所以他们才注意力不集中,所以他们才不领情。
这样一分析,我又想:既然是这样,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又何必自找烦恼,自讨苦吃,自找火发呢?何不每节课让学生先质疑,然后通过讨论,交流来释疑,对于一些重点问题如果学生没有问到,最后老师作以补充,这样一来我们是不是就不会为大部分学生不发言而着急,再也不会为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犯愁,再也不会为考不好而恼火了呢?学生的主体性会更好的得到发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从《乌塔》想到……
- 铅笔、橡皮、转笔刀的故事
- 老鼠兄弟的故事
-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后传
- 我的小伙伴2
- 一张明信片的故事
- 白雪公主的故事
- 一只猪的故事
- 给王虹同学的一封信3
- 自由写作实践
- 眼睛与眉毛的故事
- 我的小伙伴10
- 小伙伴
- 我的小伙伴9
- 灰姑娘的故事
- 秘书见面礼节须知
- 走近高级秘书 快乐享受工作(1)
- 秘书说话的魅力要求
- 秘书如何安排工作 2
- 秘书如何安排工作
- 工作中怎样克服难堪
- 秘书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1)
- 柔性管理助女性纵横职场
- 关于秘书价值观的思考
- 论现代秘书人才的信息素养(1)
- 秘书随从事务的工作程序
- 秘书现象与秘书概念
- 秘书办公桌的整理
- 秘书 特别助理的形象策略
- 忙碌白领专用健身妙方
- 中国式国企管理60年
- 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 西方EVA价值评价与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
-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 角度过程能力指数及其在非对称角偏差下的推广
-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
-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 浅谈提高煤炭运销管理水平须加强统计工作
- “飞特族”冲击国企管理
-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 《月亮的心愿》范文 照顾妈妈
- 《乌鸦爱妈妈》
- 《月亮的心愿》考点练兵
- 《月亮的心愿》趣闻故事
- 《月亮的心愿》范文 忙碌的一天
- 《两只鸟蛋》重难点分析
- 《两只鸟蛋》老师语录
- 《月亮的心愿》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月亮的心愿》教学教案2
- 《月亮的心愿》训练素材
- 《月亮的心愿》随堂练习 巩固篇
- 《两只鸟蛋》重点字词梳理
- 《月亮的心愿》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长着翅膀的女孩》
- 《月亮的心愿》教学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