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在观念碰撞中升华──教学《夜莺的歌声》有感

 在观念碰撞中升华──教学《夜莺的歌声》有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3

 在观念碰撞中升华──教学《夜莺的歌声》有感

《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围绕这一课的教学,我们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由年轻的苏老师执教。在课堂诊断的过程中,老师们不仅真心诚意地赞扬了苏老师的亲和与微笑,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课堂中的缺憾与不足;不仅点评了苏老师的课堂,还反思了自己的教学;不仅有观点的认同,还有思想的交锋……在这里,我只撷取其中的争论焦点以飨各位。

焦点一:是“没有头发”还是“没戴帽子”

(句子链接: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甲方:“他光着头”,究竟是指他是光头,还是指他没戴帽子?

乙方:按常规理解,应该是指他没戴帽子。

甲方:故事发生在“夏日”,他本来就不需要戴帽子。

乙方:从课文插图可以看出小夜莺是有头发的。

甲方:因为夏天不用戴帽子,所以课文在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时没必要强调他是否戴帽子。而孩子在夏天剃光头是很平常的事情。

乙方:炎热的夏天,坐在河岸边上的孩子应该戴顶遮阳帽,而他却没有戴,课文作具体描写,也和他正在执行任务相吻合。

焦点二:是“麻痹敌人”还是“传递情报”

(句子链接: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甲方:小孩学夜莺唱,既是为了“麻痹敌人”,也是为了“传递情报”。

乙方:他只是为了“麻痹敌人”,进一步让敌人确信自己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

甲方:可是他怎么知道游击队员听到自己的叫声没有呢?此时,他一边无所顾忌地做着游戏,用自己顽皮的表现麻痹敌人,一边不断地传递信息。

乙方:这时小孩才刚刚带着德军出发,从下文得知他们要穿过树林、穿过空地、爬上小山,来到“树林深处”,才会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圈,所以小孩即便是发信息游击队员也听不见,难道小孩不清楚吗?

焦点三:是“一语双关”还是“答非所问”

(句子链接: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甲方:有学生提出,这里的“洋蘑菇”也是小夜莺一语双关的话。

乙方:《教学用书》中分析道:“这时的回答全然是‘虚答’,答非所问。把两个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了一起。正是这一回答,使敌人完全相信了小夜莺。”

甲方:如果不是一语双关,那“洋蘑菇”是什么样的?“洋”字又怎么理解?其实小孩在前文中“钓鱼”的回答已经是在答非所问,麻痹敌人。

焦点四:是“三个部分”还是“两个部分”

甲方;《教师用书》上说:“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三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再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

可是课文中明明有三处空行,把文章分成了四个部分。

乙方:应该按四个部分教学。一是因为有空行的标志存在,二是如同电视剧的场景转换一样,文本中确实变换了四个场景。

甲方:这样分析不就意味着《教师用书》是错的吗?

……

这些争论焦点,有些我们已经达成共识,有些却依然是我们的困惑。但透过它们,我们发现,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这“三不”:

一、不脱离文本

当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时,必须充分利用文本,灵活疏导,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自己在“备教材”时,更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熟读文本,钻研文本,吃透文本,让课堂生出更多精彩。

二、不忽略质疑

产生这些争论焦点的缘由,多半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对文本不同的理解。如果你忽略这些课堂生成的疑点,不了了之,就等于你忽略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轻视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掐灭了创造性的火花。对母语的学习,孩子们有与生俱来的能力。

三、不迷信教参

在备课时,无数老师把《教师用书》当作“尚方宝剑”,当作教学的唯一指南。而当我们蓦然发现它与教材之间的冲突时,才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思考。其实,我们应该更多地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自己的头脑去感悟文本,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思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知识与金钱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钱眼看人
我看张爱玲
我爱钱
正确对待金钱
知识改变命运
读书的理由
我的金钱观
风流人物故事──男人孟轲
众说纷纭话金钱
人民币单位名称及其由来
中学生压岁钱消费情况调查报
金钱是万能的?
老人与海读后感400字左右小学生
会议纪要的概念、特点、种类以及书写格式和注意事项
领导讲话稿如何写(1)
函的写作和例文
秘书总结写作的基本要求
保持先进就是走在群众前面
行政许可文书说明
怎样写单位工作报告
办文应做到“六注意”
秘书写建议书的基本要求
讲话稿写作的基本要求
秘书写聘请书的基本要求
请示的写作和例文
调查报告写作三问
如何写好推荐信?
领导演讲稿的写作(1)
工程项目部资料员年终总结
建筑施工资料员工作总结
工程项目经理个人工作年度总结
土建工程资料员年终总结
2011年XX项目资料员年终总结
项目经理年终总结报告
工程资料员年终总结报告
建筑工程质检员年终总结报告
资料员年终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资料员年终总结报告
2012年建筑工地材料员年终总结
房建项目经理工作总结报告
某工程项目经理年终总结
物业公司项目经理年终总结
某住宅楼项目经理年终总结
《夏夜多美》重点问题探究
《夏夜多美》重点字词梳理
《夏夜多美》教学难点
《夏夜多美》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荷叶圆圆》趣闻故事:“小鱼儿”的“儿”怎么读?
《夏夜多美》第一教案
《夏夜多美》重点字词的意思
《夏夜多美》老师语录
《夏夜多美》随堂练习:提高篇
《夏夜多美》随堂练习:巩固篇
《夏夜多美》教学目标
《夏夜多美》整体阅读感知
《荷叶圆圆》美文欣赏:荷叶母亲
《夏夜多美》教学重点
《夏夜多美》考点练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