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在观念碰撞中升华──教学《夜莺的歌声》有感
《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围绕这一课的教学,我们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由年轻的苏老师执教。在课堂诊断的过程中,老师们不仅真心诚意地赞扬了苏老师的亲和与微笑,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课堂中的缺憾与不足;不仅点评了苏老师的课堂,还反思了自己的教学;不仅有观点的认同,还有思想的交锋……在这里,我只撷取其中的争论焦点以飨各位。
焦点一:是“没有头发”还是“没戴帽子”
(句子链接: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甲方:“他光着头”,究竟是指他是光头,还是指他没戴帽子?
乙方:按常规理解,应该是指他没戴帽子。
甲方:故事发生在“夏日”,他本来就不需要戴帽子。
乙方:从课文插图可以看出小夜莺是有头发的。
甲方:因为夏天不用戴帽子,所以课文在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时没必要强调他是否戴帽子。而孩子在夏天剃光头是很平常的事情。
乙方:炎热的夏天,坐在河岸边上的孩子应该戴顶遮阳帽,而他却没有戴,课文作具体描写,也和他正在执行任务相吻合。
焦点二:是“麻痹敌人”还是“传递情报”
(句子链接: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甲方:小孩学夜莺唱,既是为了“麻痹敌人”,也是为了“传递情报”。
乙方:他只是为了“麻痹敌人”,进一步让敌人确信自己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
甲方:可是他怎么知道游击队员听到自己的叫声没有呢?此时,他一边无所顾忌地做着游戏,用自己顽皮的表现麻痹敌人,一边不断地传递信息。
乙方:这时小孩才刚刚带着德军出发,从下文得知他们要穿过树林、穿过空地、爬上小山,来到“树林深处”,才会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圈,所以小孩即便是发信息游击队员也听不见,难道小孩不清楚吗?
焦点三:是“一语双关”还是“答非所问”
(句子链接: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甲方:有学生提出,这里的“洋蘑菇”也是小夜莺一语双关的话。
乙方:《教学用书》中分析道:“这时的回答全然是‘虚答’,答非所问。把两个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了一起。正是这一回答,使敌人完全相信了小夜莺。”
甲方:如果不是一语双关,那“洋蘑菇”是什么样的?“洋”字又怎么理解?其实小孩在前文中“钓鱼”的回答已经是在答非所问,麻痹敌人。
焦点四:是“三个部分”还是“两个部分”
甲方;《教师用书》上说:“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三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再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
可是课文中明明有三处空行,把文章分成了四个部分。
乙方:应该按四个部分教学。一是因为有空行的标志存在,二是如同电视剧的场景转换一样,文本中确实变换了四个场景。
甲方:这样分析不就意味着《教师用书》是错的吗?
……
这些争论焦点,有些我们已经达成共识,有些却依然是我们的困惑。但透过它们,我们发现,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这“三不”:
一、不脱离文本
当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时,必须充分利用文本,灵活疏导,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自己在“备教材”时,更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熟读文本,钻研文本,吃透文本,让课堂生出更多精彩。
二、不忽略质疑
产生这些争论焦点的缘由,多半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对文本不同的理解。如果你忽略这些课堂生成的疑点,不了了之,就等于你忽略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轻视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掐灭了创造性的火花。对母语的学习,孩子们有与生俱来的能力。
三、不迷信教参
在备课时,无数老师把《教师用书》当作“尚方宝剑”,当作教学的唯一指南。而当我们蓦然发现它与教材之间的冲突时,才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思考。其实,我们应该更多地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自己的头脑去感悟文本,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思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眼睛与眉毛的故事
- 铅笔、橡皮、转笔刀的故事
- 我的小伙伴10
- 灰姑娘的故事
- 自由写作实践
- 我的小伙伴9
- 白雪公主的故事
- 一张明信片的故事
- 我的小伙伴2
- 老鼠兄弟的故事
- 小伙伴
- 一只猪的故事
- 给王虹同学的一封信3
- 从《乌塔》想到……
-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后传
-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
-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
- 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 中国式国企管理60年
- 西方EVA价值评价与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 “飞特族”冲击国企管理
-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 角度过程能力指数及其在非对称角偏差下的推广
-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 浅谈提高煤炭运销管理水平须加强统计工作
- 《胖乎乎的小手》整体阅读感知
-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一双胖乎乎的小手
-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我只要一颗红气球
-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句品读
-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字词梳理
- 《胖乎乎的小手》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孝顺的小乌鸦
- 《胖乎乎的小手》第二讲义
- 《胖乎乎的小手》重难点分析
-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分享快乐
- 《胖乎乎的小手》考点练兵
- 《胖乎乎的小手》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字词的意思
- 《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讲义
- 《胖乎乎的小手》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