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8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片断赏析
师: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请同学们看投影图片吧。
(生边看图片边听老师解说,感受战争的场面。)
师:看了以后,你们想说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自己的感受,还有的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说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师: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知道大家也和雷利一样,渴望和平,反对战争,会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卫和平。现在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倒数两个自然段,更好地体会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
师:读后你们想想应该怎么做来表示呼吁和平,反对战争,把你们的做法写下来,每组派两个代表说说。
(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教师加以肯定。)
【评析】
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走出文本,用收集资料,利用图片的直观教学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特色。教师通过投影图片及生动的解说,把学生带进战争的境界,让学生自我感悟体会到战争的罪恶,保卫和平是每个人神圣的职责。教师明白了仅仅让学生读好教科书是不够的。因此教师的阅读教学不能停止在会文得意上,应该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加深理解。教师用投影图片及生动的解说营造了有利于阅读主题轻绪化的情境,这样学生就沉浸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斗中,耳边仿佛听到那孩子的呐喊声,从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娇嫩”、“和平之花”等词的意思,突破字词难点关,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想想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不感慨万千吗?学生情不自禁地有一吐为快的表达欲,从学生的畅所欲言中,从学生愤然的眼神中体验到他们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一个孩子的呼声是代表着世界热爱和平的所有人的呼声。教师看到学生的内在感受,体验到这些感受来源于文本,又超越于文本,感受是多元的,是鲜明的。交流反馈实现了文本、教师、学生的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鹰捉小鸡
- 我有游泳池啦!
- 幸运小神灯
- 科学小实验
- 妈妈,感谢你的爱
- 我读书,我快乐
- 少年冒险王
- 美好的未来
- 我发现了鸡吃石子的秘密
- 变废为宝
- 小草
- 没有大人的世界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 我的烦恼
- 阳光
- 水利设施的重要性
- 水利施工安全隐患与解决路径分析
- 气温变化与径流的相关性分析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期工程接缝灌浆施工处理
-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革新
- 农田水利建设路径
- 生态水利设计的原则与技术
- 关于市场细分的新思考(1)
- 研究法经济分析视角下的环境侵害诉讼制度(1)论文
- 水库除险加固中水闸设计分析
- 水利工程管理思路研讨
-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料整理
- 混凝土裂缝控制路径研讨
- 环境犯罪构成若干问题研究(1)论文
- 谈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监理
- 《毛主席在花山》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 草原动物知多少
- 《草原》相关链接
- 《毛主席在花山》中心思想
- 《毛主席在花山》主要内容
- 《毛主席在花山》写作特点
- 《毛主席在花山》课文结构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杂谈
- 《毛主席在花山》好词好句
- 蒙古包
- 《毛主席在花山》句段赏析
- 《毛主席在花山》课文题解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反思
- 《草原》一文“矛盾”释疑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