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引起的思考──《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有感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篇特别感人的书信体裁课文,它情感强烈,饱含了一个孩子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却催人泪下。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看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的结合起来,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每次用心的去读这篇课文,我都会心潮澎湃,泪如泉涌。
我在讲解本课时,特意注重了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力求通过朗读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在教学“雷利的呼吁”部分时,我先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语境中,化成本文的主人公去进行朗读实践。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来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时,我自认为全班同学的情感已是从心中发出,真正实现了学生与本文的对话,也正在我洋洋自得时,课堂上却出现了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正当我饱含深情两眼含泪的读到“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这句话时,不经意间,我的眼角却瞥见了几个学生在掩嘴偷笑。一时间,胸膛中那股激情就象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下字瘪了下来,随之脑海中一片茫然,还夹杂着一丝恐慌,是我读错了字词还是读错了语调?要不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随之我就赶紧调整了内心中那种没名的冲动,警告自己不能让这种情况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想到这儿,便用眼光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接着向下讲课。
下课后回到办公室,不由的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总觉得那笑声有些熟悉,好象在什么时间见过。对了,是在那次室内的体育课上,老师组织大家观看《狼牙山五壮士》时,当五壮士携手跳下悬崖时,教室里也曾发出这样的笑声,而且比这次还要大。哦,我终于有些明白了,因为战争离孩子们太遥远,他们知之甚少,他们不能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热血换来的,不能结合着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去理解,也因为他们的
知识面太窄了,又不看新闻,所以在此情此境中几迸发了这笑声。
其实,做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应该清楚的明白生活实际才是语文教学中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是生活的再现和提高,如果课前或平时我注意到了让学生观看新闻联播,搜集一些关于战争中儿童的生活状况,也许就可以让这“笑声”从课堂上消失,随之而来的应该是对战争的仇恨,对和平的向往。所以从这节课上,我也深切的感受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语文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三”的智慧
- 车站一瞥
- 三岔口
- 把握三角形的支撑
- 一花一世界
- 一次对学生随笔的浏览
- 黄山松,我读懂了你!
- “三顾茅庐”的求贤之道
- 大隐隐于市
- 肩膀
- 人与路
- 肩膀
- 车站一瞥
- 减负中的“朝三暮四”
- 人与路
- X县水利系统年终综合总结
- 复合土工膜在渠道防渗工程中的应用
- 成立咸阳市水文勘测队的设想
- 熵权决策法在区域水资源开发最优排序中的应用
- 成本法在水电站设备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 浅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 适合发展中国家小农户的低成本滴灌系统
- 坝基开挖及边坡支护技术交底
- 滴灌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
-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放水
-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研究
- 渠道防渗工程施工方法
- 廖坊水利枢纽工程大坝监测观测资料初步分析
- 关于关心西部偏远地区水文测站职工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 两种新的非充分灌溉模式
- 《司马光》教学实录
- 《吃水不忘挖井人》评析
- 《吃水不忘挖井人》巩固复习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 《司马光》教学一得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司马光》我读我思
- 《司马光》教后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会了学生什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及思考
-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启示
-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
- 《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