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8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实录及评析
新课程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下面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片断来谈谈:
师: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把自己最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准备读给全班同学听。(生自由朗读课文)
生A:我读的是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啊,我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师:我听出你在读三个“和平”时声音一个比一个轻一些,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A:因为这是爸爸临终前想说的话,他越来越虚弱了,所以渐渐读得小声。
生B:老师,我有不同意见。
师:说说你的看法。
生B:我认为应该一个比一个读得重。因为爸爸要让我听见,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最后让全世界都听见。我想读一下。
生B读,全班掌声。
生C:我觉得还是应该逐渐读得小声,并且越来越慢。因为这是爸爸从内心发出的呼喊,它像回声一样,久久不能消失。我来读一下。
生C读,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孩子们说得真不错,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读出了自己的见解。那么就用你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再读这一句吧!
【分析】
《新课标》的提出,使语文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标准》规定:“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的被动、封闭、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尊重。这节课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两点:
1、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等待被灌输的“瓶子”,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团待燃的火”,是一群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学生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世界,从而能创造性地理解作品、表达思想情感。教师扮演着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己质疑解疑,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使学生全方位地感悟文章的情感,即为“悟情”。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追求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角度的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产生出新意,此为“生情”。
我们所倡导的创造性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采用“联想、想象、体味、推敲等思考方法,感悟阅读材料的思想感情,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力,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可见,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他们沐浴在课改的春风里,多幸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参观博物馆
- 我的“姓名画”
- 家乡的变化
- 那一刻,我笑了
- 一次爬山的启示
- 汤姆和杰利
- 我渴望有优美的音质
- 假如我是一名时装设计师
- 可爱的小花猫
- 我渴望病魔不再折磨我
- 唱歌,其乐无穷
- 快乐之夏——别让悲伤在河里流淌
- 我是姥姥的好帮手
- 借油
- 我渴望哥哥能重返校园
- 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战略选择
- 关于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的探讨
- 创新型企业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 我国石油企业开发拉美地区石油市场的对策
- 以顾客价值为导向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战略
- 谈知识型企业战略管理行为影响因素
- 企业竞争、核心能力与蓝海三种战略的比较研究
- 经济危机下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应对
- 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创新
- 对企业资本运营与扩张的一点思考
- 公司战略目标选择与实施研究
- 用平衡计分卡辅助产品差异化战略
- 我国物业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研究
- 跨国公司在华的品牌战略分析
- 国内企业供应链战略联盟运行问题探析
- 《鲸》第二教时教学设计2
- 《鲸》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 《鲸》教学设计2
- 《鲸》教学设计8
- 《鲸》教学设计6
- 《鲸》教案学案设计
- 《鲸》第二教时教学设计3
- 《鲸》教学设计9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9
- 《鲸》教学建议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 《鲸》说课设计3
- 《鲸》教学设计7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
- 《鲸》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