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体会人物特点,深化学生感受──《永生的眼睛》教学片段
师:读过课文后,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生:我喜欢琳达的父亲。这位父亲不仅捐献了自己妻子的角膜,还决定死后捐献自己所有完好的器官。
生:我也喜欢琳达的父亲。他用自己的言行在影响、教育着孩子们,我觉得他非常了不起。
生:琳达的父亲能够以帮助别人为快乐,可见他的思想境界特别高。
师:看来,这位父亲不仅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了琳达和温迪,也教育了我们大家。他是我们共同学习的榜样,他的灵魂必将得到永生。除了父亲,还有喜欢的人吗?
生:我觉得琳达的母亲不同寻常,她在课文中是第一个捐献角膜的人。
师:是呀,文章对这位母亲虽然是轻描淡写,但我们却能感到她那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生:我也很喜欢琳达。琳达能够在父亲的教育下改变自己对捐献器官的看法,并且遵从父亲的遗愿捐献了父亲的角膜,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生:我觉得琳达是个非常有爱心的人。
师:能不能具体谈谈?
生:琳达为去世的母亲感到悲哀与苦痛,把年迈的父亲接来同住,遵从父亲的遗愿捐献角膜,为自己的女儿感到骄傲,这些都说明她是非常有爱心的人。
师:琳达是贯穿课文始终的人物,她不仅爱父母,爱孩子,也爱别人。她同样具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生:我还喜欢温迪。温迪非常懂事,而且多才多艺。
师:课文对温迪的描写着墨不多,从哪儿看出来她很懂事?
生:她为外公捐献器官而感到骄傲,还许下心愿,也要学习外公,死后捐献角膜。她虽然仅有14岁,却能够对捐献器官有这样正确的认识,能够为别人着想,我觉得她真是很了不起。
师:是呀,所以温迪的母亲说:“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课文选到这里而止,原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原文的结尾,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学生谈自己的体会。(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杨树的歌(改写)
- 打画片
- 写书法
- 竹子
- 参观鸟类科普展览
- 写日记感想
- 我的伴侣——台灯
- 树的好处多
- 穿针
- 看“残疾人艺术团”表演感想
- 看电影
- 初春
- 庆“三八”
- 我的老师——修老师
- 帮助别人,自己快乐
- 浅论90年代女性小说创作特征
- 从童趣抒怀到理趣沉思之后——刘姝妹文学创作转型及意义
- 试论如何确保对日软件外包开发过程中的质量
- 四面楚歌、腹背受敌
- 谈如何看待中国当代“国学主义”
- 浅析自由主义思潮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
- 试论中国现代诗歌的现实处境
- 论附庸与裂变
- 浅析文化缺省与字幕翻译的连贯重构
- 论鲁迅面对新式爱情的疑虑
- 当下文学创作的异化现象和美
- 浅谈数字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力
- 悖论式思维与钱钟书文学创作
- 追寻与现实羁绊——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论析
- 浅谈如何促进大学生山区文学创作
-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三
- 《难忘的一天》 教学设计二
- 《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三
- 《秋天的图画》 教学设计三
- 《一分钟》 教学设计三
- 《难忘的一天》 教学设计一
- 《我选我》 教学设计二
- 《一分钟》 教学设计二
- 《我选我》 教学设计一
- 《看雪》 教学设计一
- 《一分钟》 教学设计一
- 《我们成功了》 教学设计一
- 《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一
- 《我们成功了》 教学设计二
- 《一株紫丁香》 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