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古诗词三首》随堂练习—— 提高篇
一、“词”这种体裁在教材第1课已经出现,根据你的课外积累,谈谈对“渔歌子”词牌名的相关了解。
二、诗的语言的丰富意蕴,体会《乡村四月》中的“才”“又”二字,《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也”、“学”二字的妙处。
三、《乡村四月》和《渔歌子》两首诗词色彩明丽,其中写颜色的词语有很多,如“绿原”、“白川”、“青山”、“白鹭”、“桃花”、“青箬笠”、“绿蓑衣”,体会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四、拓展阅读:
过故人庄山居秋暝
孟浩然王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
一、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着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典范之作还有:李珣《渔歌子·九疑山》,孙光宪《渔歌子·泛流萤》。
二、“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是说: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才”“又”平实的用词,充分地说明了农民的劳动的繁忙紧张,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是说: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一个“学”字,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三、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作者抓住了几种典型的醒目的色彩,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桃花盛开,白鹭飞翔,碧波粼粼,鳜鱼跳跃,描绘了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悠闲自得之情溢于言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的口袋
- 蒲公英
- 我的自画像
- 小胖猪观察记
- 未来的房子
- 小兔白白
- 感恩母亲
- 学游泳
- 森林里的选美大赛
- 妈妈爱我
- 未来的笔
- 家乡的小河变了
- 假如我是老师
- 美丽的家乡
- 可爱的小动物
- 2012年9月党员思想汇报
- 2012年迎国庆大学生思想汇报
- 9月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
- 新学期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
- “七一”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政府办公务员的入党思想汇报
- 党校学习入党思想汇报
- 入党思想汇报范例
- 最新创先争优思想汇报
-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 大学生2012年新学期思想汇报
- 2012年9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
- 大学生预备党员汇报入党思想汇报
- 2012年高职学生入党思想汇报
- 泰国暖武里府高三学生学习汉语量词的偏误考察
- 泰国大学的汉语学习现状研究
- 网络媒体带来的语言学习革命
- 古希腊、罗马的语言研究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
- 英语语言学中的幽默话语研究简述
- 认知语言学对二语写作的启示
- 皮亚杰结构主义理论的语言学回归
- 泰国国际文凭学校学生汉语学习与情绪弹性关系研究
- 基于应用语言学视阈下的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研究
- “白汉”双语文教学对汉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及其启示
-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与超语言学理论中的对话思想
- 试论功能语言学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熟语理解与翻译探究
- 浅谈如何学习汉语拼音
- 在英语语言学习中,语法和交际的关系
- 《蜜蜂》教学设计1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花钟》教学设计2
- 《风筝》教学设计
-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花钟》教学设计1
- 《蜜蜂》教学设计2
- 《听听,秋的声音》1
- 《找骆驼》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2
- 《灰雀》教学设计
- 《灰雀》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