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3
网络多媒体给语文教学插上了翅膀──《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谈
语文教学中网络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激发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但是,兴趣并不是先天的东西,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发展起来的。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强,而多媒体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借助多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并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转化。例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借助多媒体出示了一幅比萨斜塔的大幅图画,同时说道:“你们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比萨斜塔。你们谁
有勇气像当年的伽利略那样,也在这座铁塔上给我们做做这个试验?”这时学生看到真切的画面,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让学生读词句解释,然后死记硬背。这样,不仅使教学形式变得单调枯燥,而且学生对词句理解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灵活运用。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不但花很多时间、精力,而且效果不佳。例如:教学第二环节时,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被人们奉为真理,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却对此话产生了怀疑,提出了两点疑问。书上用了一大段枯燥的文字叙述出来,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根据课本叙述的内容,设计了CAI课件,并演示给学生看,使他们通过多媒体,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不正确的,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三、创设教学情境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许多事物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若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的。借助多媒体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心理学家认为,每一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情绪进入课堂,情绪又具有很强的情境性。
例如:教学第三个环节时,先让一位学生上台扮演伽利略,我说:“大家请看青年数学家伽利略先生已经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过一会儿,他将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并请伽利略操作课件,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把自己放到事件中去,“入境”地学习。同时还进行“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说什么?”的口语交际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激活学生与学习对象相关的原有认识,帮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实践证明: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向,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得到强化,是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夜空
- 我去八达岭长城
- 小妹妹的满月酒
- 新课本
- 学英语
- 铅笔、橡皮、削毛刀、文具盒对话
- 淘气的小花狗
- 谢谢你孟婷
- 过生日
- 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 猜数
- 美丽的夜空
- 美丽的秋天
- 看图 参观猴园
- 围棋比赛
- 论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
- 国内女性油画家探索
- 对油画构图艺术剖析
- 油画艺术中整体性之作用
- 分析美术馆、公共艺术机构、艺术学院14%
- 巴蜀书法奇才蔡永成
- 浅谈用绘画促进阅读
- 油画艺术的主客观色彩转换
-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模式
- 澳门美术扫描
- 真实的震撼——中国儿童美术的未来思考
- 美术行业经济投资价值
- 油画艺术的色彩运用思索
- 浅论伦勃朗与维米尔绘画的差异性
- 国画大师向总理要酒喝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打电话》教学建议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之一
- 《坐井观天》综合资料
- 《难忘的一天》 窦桂梅教学实录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一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三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二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之二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二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三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片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坐井观天》说课设计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