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片断
巧用别字妙笔生花
【教例】
师:同学们对课文第五、六自然段的内容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胆大妄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师:(教师随即在黑板上写下这个词,并故意将“妄”写成“忘”字。)
生:老师把“妄”字写错了。这里应是“女”字底的“妄”,不是“心”字底的“忘”。
师:老师写错了吗这里为什么用“女”字底的“妄”,而不是“心”字底的“忘”呢大家查查字典,说说理由。
生:“女”字底的“妄”是“乱,荒诞不合理”的意思,“心”字底的“忘”是“忘记”的意思。
生:“胆大妄为”的意思是“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所以这里应该用“女”字底的“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老师的确写错了。由此可见,老师也有错误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把“忘”改成“妄”)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同学们刚才给老师提出的写错别字的事例,你们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生:我们不能盲目相信有权威的人,不能盲目迷信我们所崇拜的人,要敢于向他们提出疑问。
生:我们还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或者试验,得出科学的答案。
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教例】
师出示句子: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句话的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直到伽利略公开试验成功时,大家才明白像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师:那么在伽利略公开试验之前人们是怎样的。
生:在伽利略公开试验之前,人们信奉亚里斯多德这位古代哲学家,把他说的话当成不容更改的真理。
生:人们不相信伽利略,直到伽利略登上比萨斜塔即将公开试验前,还有人说他胆大妄为。
师:伽利略正是在顶着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做了公开试验,用事实证明亚里斯多德的话是错误的。那么,原句能不能改成“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亚里斯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请同学们再读读。
(生读)
生:不能这样改。如果这样改,就只是说亚里斯多德一个人说的话不是全对的。而原句中有“像……这样……”。它告诉我们,并不只是亚里斯里德一个人说的话不是全对的,而是所有的大哲学家说的话都不是全对的。
师:难道只有哲学家说的话有错。
生:不仅是哲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名人说的话都可能有错。我们应该像伽利略那样敢于提出疑问,并且用事实证明自己的看法。当然,这需要科学的思维和巨大的勇气。
师:谁能将这句话的意思再说一遍。
生:这句话是说,直到伽利略公开试验成功时大家才明白,像亚里斯多德这样伟大的人物,尽管知识丰富、才思敏捷,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
【评析】
这是课文中一句很重要的话。教者运用比较法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了句意,认识到即使伟大的人物也可能说错话,培养了学生的辩证观点;同时还使学生体会到伽利略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熊猫,我爱你
- 运动会
- 我的童年真快乐
- 校园艺术节
- 淘气的小雨点
-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 我的朋友
- 君子兰
- 春季运动会
- 我
- 我的好朋友
- 春运会隆重的开幕式
- 海滩上的比赛
- 有趣的课间活动
- 可爱的我
- 2012年5月大学生党课思想汇报
- 最新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
- 三月大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2012年5月工人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 2012年4月大学生党课学习思想汇报
- 2012年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 2012年4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5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
- 四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入党思想汇报
- 2012年5月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
- 2012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2012年5月优秀积极分子入党思想汇报
- 2012年4月教师入党思想汇报
- 2012年5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 现代语言学从“语言透明性”走向“语言秀明性”
- 如何成功走出服装销售淡季
- 基于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 浅谈电力公司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管理
- 话剧演员观察生活的必要性
- 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
- 乡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谈电力大客户营销管理
- 浅析电力营销管理的总体策略规划
- 分析歌曲演唱中应注意到的问题
- 论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 服装销售渠道差异化成为趋势
- 分析从传统艺术精神的内核出发
- 论现代艺术对服装设计艺术的影响
- 《荷花》教学设计
- 《荷花》教学建议及反思
- 《荷花》
-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1
- 《荷花》教学设计
- 《荷花》教学设计
- 《荷花》教学建议
- 《灰雀》教学实录与评析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建议
- 《珍珠泉》教学建议
- 《燕子》教学建议
- 《珍珠泉》教学设计1
- 《珍珠泉》教学设计2
- 《路旁的橡树》教学建议
- 《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