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1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是人教版的一篇老课文,要在旧教材中渗透新的理念,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意图。上完课听课老师们的反响挺好,我也深感欣慰,教完这一课,给我也带来一份精心策划的“意外”。
一、让我有“下岗”的感觉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这一点,我以课文进行“重组”,即以“喜欢谁”(伽利略、亚里多德)作为学生思维和情感生活的主线,让学生从书中或课外资料中去理解、感悟伽利略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当我让学生谈谈“你喜欢谁?为什么?”时,我看到学生各抒己见,或从书中或从课外资料中据理力争、旁征博引地侃侃而谈的自信姿态,那不说服对方辩友誓不罢休的决心,让我为之感动,让老师们为之感叹,这才是一节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着着实实让我感受到“下岗”的滋味。当学生从书中充分明白到伽利略从试验中证明亚里多德的话有错时,人们的态度也由责备到怀疑到明白,我就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改变了,那喜欢亚里多德的同学你们的态度改变了吗?张翔同学这样说道:“我还喜欢亚里多德,他说这句话虽然有错,但他给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人们还称他为‘学问之神’,但我也喜欢伽利略。”这不证明了课标指出的“课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独特体会是多么的深刻精辟啊!此时老师再多的语言都是多余的。
二、让我有惊奇的喜悦
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学习他善于思考的好品质。
《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难点我抛给学生让小组自由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事先我也以学生的角度,曾绞尽脑汁地想,也曾请教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得出要理解这段话所采用的方法不外乎两种:
1、画图法。
2、抓住关键词。
没想到在交流汇报时,不经意的我看到学生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学生竟告诉我,他们小组采用列算式来理解:(10+1)>10快;10-1<10慢,这样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学科间的知识是相通的,这是语数学科间多么巧妙的结合啊!他们在讲述过程是那样的有条不紊、句句在理,这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更惊奇的喜悦还在后头,林菲菲同学告诉我:“我觉得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太复杂了,只要这样理解既简单又明了,同时从高处落下,10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0倍,那么当100磅重铁球落地时,1磅重的铁球还悬在半空中,这显然是不可能。可见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这种理解是那样的通俗易懂,让我难以置信,此时此刻我深深的领悟到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三、让我有深刻的感叹
不管是“下岗”的感觉,还是惊奇的喜悦,都让我深深的明白了:一节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于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20年后的珠海
- 泰山游记
- 畅想校园
- 我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 感受大自然
- 2008年的骄傲
- 我想对你说
- 水管流动水的体积
- 棋赛失败后
- 我的读书生活
- 海滨之行
- 笑比哭好
- 爱我家乡,爱我江北水城
- 无情的火灾
- 伴我成长的好朋友
- 试析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
- 简论我国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扶持政策研究
- 浅析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法治化研究
- 试析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体化
- 妇产科病房护理文化建设探讨
- 关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二次思考
- 研基于EFNB2 基与精神分裂症样本关联
- 浅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护理毕业论文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00例临床分析
- 解读前牙全失和多磨牙缺失的固定义齿修复及探讨
- 拟Smac作用下膀胱癌T24 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研究
- 探讨重视临床用药风险责任防范
- 浅谈影响中国当前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改革思路的若干因素
- 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膈神经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28例
- 浅析EPCA对前列腺癌诊断作用的研究
- 《喂──出来》课文评点
- 《大雁归来》导入语设计
- 《喂──出来》课文背景知识
- 《喂──出来》知识延伸
- 物种破坏对人类的报复
- 呼唤人性之回归,倡导和谐之社会
- 大自然的报复
- 《大雁归来》教学杂谈
- 只有一个地球
- 《喂──出来》词义辨析
- 《喂──出来》疑难解析
- 《喂──出来》学习思路
- 《喂──出来》学法指导
- 《喂──出来》中心思想
- 《喂──出来》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