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6
听李延敏老师《普罗米修斯》一课后
一、以“英雄”为文眼,融会贯通
开始,即以问题“普罗米修斯是什么样的人?”导入,“英雄”形象初步确立;接着,全班齐声呼唤英雄的名字──普罗米修斯;从此,为全文定准基调,确定了主题。然后,老师分别用范读,指导学生读、学生感悟、背诵、说话等多种手段,使“英雄”形象逐渐高大,深入学生的心里。如读“普罗米修斯坚定地说:……”一段,采用了老师范读,使人听之心动。后启发学生“谁用声音来塑造这位英雄?”通过读,感受“英雄”的形象。接下来,要求学生把普罗米修斯的话背下来,把英雄的声音留在心里。最后,要求用一句话赞美英雄,以及作业──读《黄继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无不突显“英雄”的主题,融会贯通,水到渠成。
二、抓关键词,抓重点句,抓主要标点,立足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知识,注重积累,注重阅读,注重思考,注重实践。李老师在本环节主要采用抓住关键词、句、段、标点等,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死死地”“坚定”“不会……更不会”等词;感叹号的用途,以及把文中的句号让学生换成感叹号来进一步理解;将普罗米修斯说的话背下来;前后对比朗读;图文对照朗读……立足语文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三、巧妙整合教材,接受人格的洗礼
李老师在本堂课对教材重新进行了整合,主要是把对比度较大的段落合在一起,或同一主题的段落合在一起。例如:先进行的一个环节是:“人类获取火种前后各是什么样的?请用笔划出来。”这分别是课文的第2段和第5段。然后,一句过渡语: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来了幸福、温暖、爱,而他的命运如何呢?(默读第6段)他所忍受的巨大痛苦读4、7、8自然段……。这样,通过可对比的对比,可联系的联系,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便于学生加深印象,使人物形象丰满于学生心中,增强感受。演绎了一曲呼唤英雄──走进英雄──赞美英雄的英雄赞歌,令人荡气回肠,接受一次人格的洗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夏天
- 爸爸一个人的生活
- 春之美
- 春天来了
- 一片树叶(续写)
- 快乐的我
- 伸出我们热情的双手
- 带妹妹
- 济宁亮起来了
- 我的家乡
- 冬爷爷和春姑娘
- 助人为乐献爱心
- 我和冬天有个约会
- 希望
- 书包
- 打破“三种唱法”划分的声乐教学方法
- 浅谈儿童手风琴集体课教学
- 简述国有公路施工企业恶性价格竞争的成因分析
- 以《父亲》为例浅谈歌曲的艺术处理
- 论钢琴演奏中的放松
- 艺术通感在儿童歌唱教学中的作用
- 论古筝艺术的表演形态
- 儒家音乐思想基本特点
-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美”和“乐”
- 体育舞蹈价值的探讨
- 艺术歌曲钢琴伴奏解
- 倾听“武林逸林”,试论浙江筝曲
- 浅谈体育舞蹈的价值及推广
- 关于宝卷念唱的意义阐述
- 谈声乐演唱中歌曲的分析处理和情感表现
- 《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
- 《太空生活趣事多》
- 《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我是什么》
- 《浅水洼里的小鱼》
- 《活化石》
- 《回声》教学设计
- 《日记两则》
- 《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清澈的湖水》教学设计之二
- 《父亲和鸟》
- 《我是什么》片断赏析
- 《父亲和鸟》教学设计之二
- 《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活化石》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