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2
《窃读记》(节选)
为了解决肚子的饥饿,我又想出一个好办法:临来时买上两个铜板(两个铜板或许有)的花生米放在制服口袋里,当智慧之田丰收,而胃袋求救的时候,我便从口袋里掏出花生米来救急。要注意的是花生皮必须留在口袋里,回到家把口袋翻过来,细碎的花生皮便雪花样地飞落下来。
但在这次屈辱之后,我的小心灵确受了创伤,我的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发,而且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有一次刚好读到一个外国女诗人的手笔,我曾抄录下来,贴在床头,伤心地一遍遍读着。小诗说:
我看见一个眼睛充满热烈希望的小孩,
在书摊上翻开一本书来,
摆书摊的人看见这样,
很快地向小孩招呼:
“你从来没有买过书,
所以请你不要在这里看书。”
小孩慢慢地踱着叹口气,
他真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认过字母,
他就不会看这老东西的书了。
穷人有好多苦痛,
富人永远没有尝过。
我不久又看见一个小孩,
他脸上老是有菜色,
那天最少是没有吃过东西──
他对着酒店的冻肉用眼睛去享受。
我想着这个小孩情形必定更苦,
这么饿着,想着,这样一个便士也没有。
对着烹得精美的好肉空望,
他免不了希望他生来没有学会吃东西。
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的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份量!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窜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
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中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明天早些来,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诉自己。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书店的一角时,被快乐激动得忘形之躯,便险些撞到树干上去。
可是第二天走过几家书店都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走一样,我暗暗焦急,并且诅咒地想: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世上有钱的人这样多,他们把书买光了。
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了最后一册,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地下沉了。
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多么怕受人招待),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表示对他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那情感,使我的眼久久不能落在书本上。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的亮了起来,我才觉出我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是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
“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期待的暑假
- 钓鱼
- 让我后悔的一件事
- 传球比赛
- 挖荠菜
- 《男子汉行动》观后感
- 削梨的启示
- 赶海
- 梦想成真
- 与外公下五子棋
- 悔
- 一个陌生人
- 买瓜记
- 狗
- 我终于会滑雪了
- 浅谈幼儿探索活动中教师的价值凸现
- 电影批评的“大众”及“现实”立场(1)
- 简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多元主体的价值取向
- 论当代中国电视剧的女性叙事与话语策略(1)
- 浅谈以德治校,以德育人
- 卑微生命的灵魂还乡(1)
- 夷平还是续建:中国电影理论的美学困境(1)
- 族群认同与香港电影中的“北佬”形象(1)
- 小道具 大天地(1)
- 谈课程、教师、学生与价值观
- 论主持人与记者整体形象定位(1)
- 中国主流电影文化诉求策略思考(1)
- 试谈教师在思想品德讨论课中的主导与主体作用
- 数字化演播室系统(1)
- 浅谈幼儿园教师的德性价值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评析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 我会成为那只海鸥
- 《自己去吧》课堂实录
- 自己去成长 自己去成功(前言)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 勇敢飞翔──改编自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自己去吧》
- 正确理解父母的爱
-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自己去吧》教学案例与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杂谈
- 鸭子
- 《自己去吧》教学实录
- 蓝天和矮墙
- 给学生创造“激情、对话、展示”的空间──《自己去吧》教学课堂实录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