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语文课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玄乎,形式多,花样多,更让人觉得繁花满目,流光溢彩,但细细咀嚼,却又感觉平淡,缺乏内涵和品位。而有一些简单朴实的课,初听不怎么样,但越嚼越有文化气息,书卷气浓。“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领异二月花。”“简不是简单无物,教学手段、方法单一,而是将教学内容精简浓缩,力求“简而精,单而丰”,并以简化教学过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它需要教师要有丰厚的教学修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正如李怀远老师所执教的《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我认为,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李老师的课就像一杯真正的没有任何香味的水,自然、和谐、不事雕饰地美。
1、教学内容简约:
从听课者的角度来看,我想,课前李老师肯定对教材进行了认真地研读。只有课前在“深入“上下了工夫,课上才能做到“浅出”。李老师没有对文章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将整个教学环节分成了最主要的五大块,每一块都设计了具体要落实的学习任务,如:
⑴ 读出下面的词语。
⑵ 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⑶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比较,有什么不同?
⑷ 说出你感兴趣的或不明白的地方,自读课文后全班交流。
⑸ 季羡林和苗苗算不算书虫?
在文中找出你的理由,等等这些,都以“闯关”的形式进行,内容简约,重点突出,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合理裁剪,大胆地进行了不得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浮光略影。
2、教学过程简化:
李老师将整个教学环节分成了五大块,实施的时候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从词到句,由句到段再到文,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条理很清晰,也没有让学生感到复杂深奥。去掉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重点也就更突出了。
3、教学媒体简便:
众所周知,多媒体是把“双刃剑”,有时使用不当,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想象,扼杀了学生用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创造力。李老师只用了幻灯展示了季羡林爷爷的生平介绍,苗苗和季羡林的人物形象,以及“闯关”的问题。没有五花八门的动画,最主要的还是靠粉笔在板书。
4、教学语言简洁:
李老师的引导、过渡、讲解、评价的语言都做到了精炼、简洁、准确。
如:当学生对究竟“是谁背的忘不了”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时,教师说“你觉得怎么理解好”,委婉地将问题抛给了学生,没有给出固定答案,学生怎么理解都行,因为每个人读书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又如:当教师让学生思考采访时该注意些什么时,有个学生的问题很简单,教师没有说他回答得不好,而是说“这个问题如果你不问他,你知道答案吗?”学生很快就把答案说了出来,这时教师又说“那这个问题还需要问吗?”学生说不要了。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让学生自己明白了,采访时要提一些分量重,只有被采访的对象才能回答的问题,不问就能知道答案的题目就免了。执教者避免了啰唆杂乱,引导追求启发性和艺术性,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受到了感染和熏陶。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都能做到像李老师这样真实、朴实、简单、高效,便是理想的语文课堂了。这仅是我个人的体会,望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在交流中去共同提高我们语文教学的质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帮妈妈做家务
- 记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 Happy All Fools’Day
- 捞月亮
- 我想握住你的手
- 吃早餐
- 家庭智力赛
- 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 捕鼠记
- 我有一个小秘密
- 好一个
- 逛早市
- 令我后悔的一件事
- 有趣的游戏
- 爱的小屋
- 对电气自动化节能控制设计探究
- PowerBuilder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及其应用
- 研究劳动合同若干问题(1)论文
- 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1)论文
- 对电气施工质量监管探究
- WAP中推送技术的分析与设计
- 基于Intranet的储粮测控与粮情分析推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多数据库系统互联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SOCKET 接口编程在期货交易系统中的应用
- 议电气工程的电气火灾预防
- 德国劳动、社会保障制度及有关争议案件的处理(1)论文
- 酒杯上的碟
- 电力企业电气工程项目管理
- 浅析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1)论文
- 电气工程电气技术的发展
- 关于“雨”的诗文
- 《山雨》相关知识
-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 《山雨》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山雨》篇章学习
- 关于“雨”的知识
-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 《山雨》阅读提示
- 注意学生的朗读体验──《山中访友》教学随笔
- 让你的课堂“亮”起来──《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 让想象的翅膀飞起来──教学《山中访友》课后反思
- 感动真情 收获朋友──《山中访友》教学随笔
- 《山雨》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