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课堂提问应取“大”而舍“小”──《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案例
针对12月份师训科提出的论坛主题“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我一直有一种“不说不快”之感,可毕竟自己从事行管工作,多年没在一线岗位,又惟恐说不到点子上会贻笑大方,所以迟迟不敢动笔。今天无意中听到朋友的一句“没吃过猪肘,还没见过猪跑吗?”话,又勾起了我对论坛主题“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的一吐为快的冲动,于是,我翻开了自己的听课笔记,写下了这篇文章,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这里说的“大”指的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延伸的“有效问题”,“小”指的是学生不经思考就能够回答出的“无效问题”。下面我就我校教师王建利老师讲的一节《走遍天下书为侣》为例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有效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和延伸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九年义务教育第九册中的第三课。一上课王老师就利用轻松的谈话导入方式给学生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让你独自环绕世界旅行,而且只能带一样供自己娱乐的东西,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大部分学生提到了“书”,于是老师板书出了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这一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埋下了一个伏笔。这一问属于“有效提问”。)
然后,让学生读课文,在学生读完课文之后,王老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作者为什么会把书当作伴侣,他是如何读书的呢?”学生根据刚才读到的课文的内容,纷纷回答了这个问题“书就像朋友,就像家……”,“一遍又一遍地读,首先……然后……还会……最后……”(这个问题的提出,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题目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一种读书方法。这也属于“有效提问”。)
……
在课文结束时,王老师给学生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谈谈你对书的认识及今后该如何地去读书?”学生的回答有浅有深,有简单有复杂,有照本宣科,有发挥想象。(这一问题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对书的重要性和读书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需要学生经过回顾、思考、想象才能够回答完整,回答合理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一个平台,效果是不言而语了。)
二、“无效问题”的提出虽然能够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但实质上是在浪费宝贵时间
还以王老师讲授的《走遍天下书为侣》为例,在本课中我觉得有几个问题属于无效提问。其一,师为了给学生解释清楚作者把书比作“朋友”、“家”而提出的问题:“你愿意见到你以前的朋友吗?”,“你会舍弃你熟悉的家吗?”学生的回答是不约而同“愿意”、“非常愿意”,“不会舍弃”、“家怎么能舍弃呢”。这些学生不经大脑思考,脱口就可以回答出的问题,实在属于毫无价值的问题。其二,师在让学生了解作者对书的喜爱和读书方法后,随口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这也是一个不经大脑,附和老师的问话而作出的一个回答。还有“书为什么要一遍一遍地读?”等问题。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们要检查昨天的作业,我们要组织学生纪律,我们要进行课前导入,我们还要让学生自己阅读等这都需要时间,如果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把握好知识点,不能提出“有效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而是信口开河,张嘴就一个问题,让学生随口回答地在浪费时间,那么这课堂也就不能称之为“课堂”,就应该改为“屠宰场”了,因为它无形中会浇灭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它无时不刻地屠杀着孩子们美好的灵魂和青春。
话虽严重了一点,但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实质上也是一种劳动,课堂上的“有效提问”就是一种“有效劳动”,“无效提问”也就是一种“无效劳动”,“无效劳动”是收获不了成果的。如何才能实施“有效提问”?这需要老师们认真研究教材,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巧妙设问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积极回答,并且改掉自己不良的随口发问的习惯,这样,教师的劳动都会成为“有效劳动”,都能收获到丰硕的成果。
所以说“课堂提问应取‘大’而舍‘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细心的我
- 植树
- 春天
- 许诺流星
- 我的朋友郭紫涵
- 幸福是助人为乐
- 自我介绍
- 折纸
- 做饭
- 生病了
- 文明的我
- 顽皮的我
- 读《封神演义》有感
- 三胞胎
- 美好的瞬间
- 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方言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探讨
- 超现实视觉文本的接受张力和解释学空间
- 探讨影视作品中动画发展的前景
- 黄梅戏历史与现状之思考
- 探析电影中的“隐性广告”
- 谈从《赤壁》看视听语言中的电影文化
- 浅谈电影的历史:百年的坎坷辉煌
- 论四方田犬彦的电影史写作
- 浅谈中国电影的发展
- 谈中国影视旅游发展
- 谈戏剧治疗元素在电影《甲方乙方》里的运用
- 分析声乐艺术在电影中的运用与作用
- 陈可辛和他的悲怆与冷酷
- 爱情禁忌与拯救神话: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男人与中国女人
- 论当前电影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 《雪孩子》教案二
- 《雪地里的小画家》二
- 《小熊住山洞》教案二
- 《静夜思》教案
- 《画》教学
- 《比尾巴》教案一
- 《爷爷和小树》教案二
-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
- 《小熊住山洞》教案一
- 《画》教学
- 《借生日》二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
- 《比尾巴》教案二
- 《借生日》一
- 《雪孩子》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