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生果”》重难点导析
翻新时间:2023-07-12
《我的“长生果”》重难点导析
1、本文的结构层次:
文章层次十分清晰,全文以“长生果”(书籍)为线索,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点题,引出对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回忆。借助一连串的比喻,渲染出少年时代读书生活带给“我”的愉悦之感。第二部分(第3~17自然段)回忆“我”少年时代阅读、写作的经历与感受。其中第一层(第3自然段)是追忆自己少年时代因读书而欢悦的心情;第二层(第4~12自然段)记叙看小画片和上小学时阅读和作文的情况;第三层(第13~17自然段)记叙上初中后,读书和创作的情况。第三部分(第18、19自然段)由追忆往昔转到抒发今天的感慨。首尾呼应,更重要的是将读书、写作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带给人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2、文中“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此句开篇点题,以“特别亲切”一语牵连出“我”少年时代的种种阅读和写作的愉悦感受,与此同时,也表明“我”受到书的滋养,亲历了书给自己的成长带来的种种益处。
3、如何理解“我”读书时“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这里写“我”少年时“好读书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既是事实,又是可以理解的。一则是受年龄的限制不可能很透彻地理解那么多未经筛选的各种书籍,二则是“我”如饥似渴地看,在“不求甚解”中透露出急切,在“囫囵吞枣”中流露着渴望。所以这应理解为少年阅读的迫切及对知识的渴望等,不应理解为读书态度不端正。
4、如何正确地看待课外阅读?
人常说,开卷有益。文中的“我”正是在阅读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且渐渐地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但时至今时,我们的阅读须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经过甄别,筛选,选择一些适合自己成长的有益书籍,以正确的态度去有目标地阅读。也就是说,今天的少年有了拥有各种书籍的优越条件,更应具备选择、筛选的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绣墨梅的妈妈
- 重病之人
- 忘不了老师
- 乐于助人的她
- 我的叔叔
- 我家的淘气包
- 小足球赛
- 时髦女郎
- 《金色的鱼钩》缩写
- 《金色的鱼钩》缩写
- 二百年后的地球村
-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
- 假如我会了七十二变
- 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 竞选
- 试析民办高校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 论鲁迅《复仇(其二)》中的宗教意蕴
- 浅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 浅谈中国当代都市女性写作的性别主体意识
- 浅析沈从文自由主义文学思想初探
- 简论用材料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简析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
- 浅析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教师生态定位
- 浅谈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当代价值及基本策略
- 试析对法学专业综合性模拟实训的几点思考
- 试析课题的中小学教学研究联盟建设策略
- 应用型大学教师必备素质分析
- 试析高职院校以“文”化人的实践与探索
- 浅析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 试析教师的课堂组织与引导
- 《将相和》
- 《绝招》 考点练兵1
- 《绝招》 教师语录
- 《绝招》 考点练兵2
- 《争吵》 教案讲义2
- 《绝招》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争吵》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可贵的沉默》 重难点分析
- 《绝招》 整体阅读感知
- 《争吵》 教案讲义1
- 《检阅》 趣闻故事
- 《争吵》 趣闻故事
- 《绝招》 范文习作
- 《绝招》 重难点分析
- 《绝招》 知识点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