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生果”》重难点导析
翻新时间:2023-07-12
《我的“长生果”》重难点导析
1、本文的结构层次:
文章层次十分清晰,全文以“长生果”(书籍)为线索,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点题,引出对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回忆。借助一连串的比喻,渲染出少年时代读书生活带给“我”的愉悦之感。第二部分(第3~17自然段)回忆“我”少年时代阅读、写作的经历与感受。其中第一层(第3自然段)是追忆自己少年时代因读书而欢悦的心情;第二层(第4~12自然段)记叙看小画片和上小学时阅读和作文的情况;第三层(第13~17自然段)记叙上初中后,读书和创作的情况。第三部分(第18、19自然段)由追忆往昔转到抒发今天的感慨。首尾呼应,更重要的是将读书、写作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带给人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2、文中“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此句开篇点题,以“特别亲切”一语牵连出“我”少年时代的种种阅读和写作的愉悦感受,与此同时,也表明“我”受到书的滋养,亲历了书给自己的成长带来的种种益处。
3、如何理解“我”读书时“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这里写“我”少年时“好读书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既是事实,又是可以理解的。一则是受年龄的限制不可能很透彻地理解那么多未经筛选的各种书籍,二则是“我”如饥似渴地看,在“不求甚解”中透露出急切,在“囫囵吞枣”中流露着渴望。所以这应理解为少年阅读的迫切及对知识的渴望等,不应理解为读书态度不端正。
4、如何正确地看待课外阅读?
人常说,开卷有益。文中的“我”正是在阅读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且渐渐地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但时至今时,我们的阅读须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经过甄别,筛选,选择一些适合自己成长的有益书籍,以正确的态度去有目标地阅读。也就是说,今天的少年有了拥有各种书籍的优越条件,更应具备选择、筛选的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时光
- 夸家乡
- 两只小羊
- 假如我是发明家
- 我和爸爸妈妈去五龙潭公园
- 大公鸡
- 森林国的故事
- 助人为乐
- 夏天
- 我和妈妈去广晟百货买东西
- 香甜的大西瓜
- 猫与鼠
- 放鸽子
- 雨中登天门山
- 我的头发
-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探讨
-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 如何做好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 英语学术论文中的立场副词研究
- 基于PBL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口语训练模式的探讨
- 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中美身体语言对比研究
- 浅析如何为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做铺垫
-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 从跨文化角度研究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差异
- 2014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分析
- 反馈评价促进专业发展
-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 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外科教学应用中的实验研究
- 公安院校培养学生获取隐性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及措施建议
- 演讲稿语篇英汉衔接手段对比
- 我是什么
- 语文园地三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三教案四教学反思
- 口语交际•习作三-珍惜教案很好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三教案三教学反思
- 五上回顾·拓展三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 贺年片
- 22窗前的气球
- 回顾﹒拓展三-精品教案棒
- 习作例文 我的小闹钟教学反思
- 称赞
- 132回顾·拓展三教案二(语文综合活动)教学反思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三册《风》
- 132回顾·拓展三教案三教学反思
- 132回顾·拓展三教案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