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8
《泊船瓜洲》说课设计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镇的心境。
诗句语言凝炼,意境优美,同时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热爱。由此可见,本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良好教材。
鉴于以上的认识,根据教材要求,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结合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启发想象,领会意境,进行热爱家乡教育。
2、动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充分理解诗意,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诗歌“只有入境,才能悟神”因此,我把想象意境,领会诗情,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再现诗歌描绘的情境是教学的关键。
根据以上几点,在教学作如下尝试:
首先让学生回顾描写春天的诗句,这样,复习了旧知,加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通过有感情的背诵把学生引入到了学诗的情境当中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不是第一次学古诗。因此,学习课文的开始,我就让学生回顾学古诗的方法。然后,进行归纳,给出方法。这样设计实际是给出了学生的学路。同时,也渗透了教者的教路,使教和学统一起来。通过学法的运用,促进小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在理解诗意中,我采取了“先扶──后放”的办法。先扶学前两句,“读诗句──解字词──串讲诗意──体会两句话的作用”。为配合诗意的理解。教师板书,目的是在学法上“教”学生,使其掌握方法为其智力经验的形成奠定基础。让学生自学三、四句,并以汇报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板书)
通过对学习方法的运用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大意,为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奠定基础。
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我放在引导学生领会诗的意境上。
这一过程,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
第一种方法:设境想象法:
运用画面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美的配乐,美的解说,美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体验,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受到了美的熏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深刻体会到了诗人所表达了情感。
第二种方法:重点字词剖析法:
这样设计,意在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诗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进,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避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无重点,无深度,无层次的串讲串问,加大了“学诗”的密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教学的第三个步骤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最后,让学生动笔,完成以下的巩固练习。避免在古诗教学中,只动口不动手的现象,通过练习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接收信息反馈。
总体上讲,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
1、挖掘诗句的内涵,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
2、积极创设情境,进行学法指导。
3、抓住重点剖析,进行扎实的训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my room
- I Love My Family(我爱我的家庭)
- My Family
- Baking a cake
- My Home
- My home
- A Shining Star(一颗闪亮的星)
- Introduce myself
- My teacher
- 写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 myself
- My Study(我的学习)
- Great Trip(伟大的旅行)
- 一封信
- Water
- 化学反应与设备教育创新探索
- 谈绿色科技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 有机化学教育绿色化论述
- 化工毕业设计节点管理
- 水利工程中水泥施工工艺
- 化学教育中咖啡因实验的思路
- 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
- 化工核心课程完善思考
- 探讨西部地区混凝土面临的耐久性问题
- 农学专业及分析化学改革初探
- 化工业节能减排的路径探索
- 谈有机化学与学员能力培训
- 水利工程建设和管制综述
- 浅析化学工程与工艺
- 临床医学有机化学教导论述
- 《金色的鱼钩》训练素材
- 《再见了,亲人》趣闻故事
- 《金色的鱼钩》考点练兵基础篇
- 《金色的鱼钩》范文习作
- 《金色的鱼钩》教学难点
- 《金色的鱼钩》老师语录
- 《金色的鱼钩》教学重点
- 《金色的鱼钩》随堂练习 巩固篇
- 《金色的鱼钩》考点练兵阅读篇
- 《再见了,亲人》美文欣赏二
- 《再见了,亲人》考点练兵 积累篇
- 《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
- 《再见了,亲人》考点练兵 文章阅读
- 《金色的鱼钩》重点问题探究
- 《金色的鱼钩》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