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简案

《古诗词三首》教学简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古诗词三首》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4、通过对三首古诗词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学习方法】

借用注释,查阅资料、工具书,质疑问难,自读感悟,朗读涵咏,讨论交流,撰写小论文等。

【教学理念】

以文定教、顺学而导──根据古诗词的体裁和思乡诗词的题材特点和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经验和规律,确定了以朗读品味为主的教学方法;依据单元、课文的编排特点,设计了对比教学的教学思路。

【课前预习】

1、针对课文内容有侧重地查阅资王安石、张籍两位诗人的资料,对他们的基本情况、籍贯故乡、人生履历有所了解,并做简要地记录。

简要的记录:王安石、张籍纳、兰性德。

2、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语境,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诗词,并尝试读懂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经过对比学习,体会出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思乡的缘由、表达的方式、语言特点是不同的。

〖课前互动〗

播放《思乡曲》,师生合作背诵思乡的诗词。

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师: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由古至今,从未间断。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思乡的诗词。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诗。

(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诗词题目“泊船瓜洲”“秋思”。)

二、检查朗读,读通古诗

(重点强调“间”“重”等多音字,并以此渗透联系上下文,分析字意,确定多音字读音的学习方法。)

三、借助注释和课外搜集的资料自读疏通诗歌大意

1、学生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画出不懂的问题。

2、同学交流,解决不懂的字词。

3、老师质疑检测:

“你从诗句中读懂了作者身在何处呢?”引出两首诗的写作背景,感知古诗大意。

四、朗读品味两首诗,体会诗情,感悟诗境。对比两首诗的异同

1、小结过渡。

2、引导品读《泊船瓜洲》:

⑴ 自读批注,读解语境:

透过诗中哪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还可以写写简单的批注。

⑵ 交流感悟,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预设“一水间”“只隔”“绿”“又”“何时”“还”。

⑶ 还原诗境,感情朗读。

⑷ 角色替换,自由吟咏。背诵诗文。

3、自读体会《秋思》:

⑴ 小结过渡:

在奉诏进京的途中,是融融的春风,家乡的春景勾起了诗人无限的乡愁,那引发了客居洛阳的张籍乡愁的又是什么呢?思乡的王安石,久久地站在瓜洲古渡,江水边,明月下,想着自己的家乡,发出了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那思乡的张籍又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诗文,深入体会。

⑵ 自由朗读体会。

⑶ 交流汇报,扣住“见秋风”“意万重”深化对诗文的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五、对比梳理,整体朗读

1、总结:

两位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作者因为不同的原因离开了家乡,在不同的环境中又因为不同的缘由触动他们共同的情感──这就是思乡。

2、朗诵两首诗词:

营造情境,引读朗诵,体会情感,表达感情。

六、作业设计(课件出示)

1、背诵、默写两首思乡的诗词。

2、积累摘抄课外的思乡的诗词。

〖板书设计〗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奉诏进京 春意浓 追问 明月何时还

秋思 客居洛阳 见秋风 寄写家书 意万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二、对比学习《长相思》

三、总结三首诗词

整理对比学习本课的思乡诗词。独立或合作学习收集到的诗词,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整理表格如下)

题目

作者

背景

思乡缘由

作者表现表达特点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奉诏入京 春意浓 追问明月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秋思 张籍 客居洛阳 见秋风寄写家书 叙事抒情 含蓄感人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征旅途中 遇风雪辗转难眠 写景叙事 倾诉心声

四、根据上面的表格,小组合作写小论文

提示:

竖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

“比较《×××》和《×××》两首思乡诗(词)的异同”“古代人离开家乡的原因略谈”“触动古人的思乡愁绪的意象有哪些”等题目写小论文。横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的赏析”论文题目。

────────

本文为“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参赛课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贴对联
畅游彩虹谷
又见夕阳红
除夕之夜
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母爱
假如我会克隆
走失的“台湾”就要回家了
特别的数学老师
森林演唱会
2008奥运畅想
空调和蒲扇的对话
我的妹妹
我要克隆华南虎
迎春会
城管执法难缘于基本法治观念发育不良
对香港基本法解释制度的思考
基本法律与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划分之反思
完善和创新吉林省财政监督机制法制建设的基本路径
试析论法的精神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启迪
浅谈班主任有效实施班级管理应遵循的基本法则
完善和创新吉林省财政监督机制法制建设的建议
论农业法学的研究对象
解读华为基本法让管理者树立权威
浅论反腐倡廉的法制建设
制定社会组织基本法
试论法家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若干启示
基本法解释冲突之原因探析
期货市场亟须基本法
吉林省财政监督机制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设原则
《拿来主义》板书
缤纷广告——作文文采训练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案
驿路梨花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作文训练——写出人物的个性
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二课时)
关于《外国散文两篇》的创新教案设计
南州六月荔枝丹
龙岩市城区片八年级语文活动交流材料《喂—出来》
《归去来兮辞》的教学设计
莲文化的魅力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第二课时]
看看我们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