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从事了多年的教学工作,也讲过不少次的古诗教学,总认为古诗非常好讲。但是来到一实验之后,我对古诗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古诗教学并不简单,而是非常复杂。
前几天,我讲了一节达标课,我所讲的内容恰恰是一首古诗──《泊船瓜洲》。这是一首表达思乡的诗,脍炙人口。对于学生来说,读诗、背诗已不是重点和难点,因为他们早在三年级时就积累过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感受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上,这也是我在请教同年组多位教师之后的共同意见。于是,我便在怎样感悟古诗的情感上仔细揣摩,探寻方法。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几个环节的设计让我颇有收获:
1、注重朗读,熟读成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体会古诗感情的最好方法。通过朗读,学生和诗人的感受会贴得更近。新课伊始,我先指名让学生朗读古诗,并指出多音字的准确读音。之后,在学生讨论诗意汇报时,让学生读出诗句再解释诗意。分析完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后,又多次朗读,每读都有新的要求。我觉得学生的感情应该是越来越强烈的,他们的这种感情恰恰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了。
2、重点明确,安排合理:
真正优秀的教师不是讲好一节课,而是能根据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这首古诗学生早就背诵过了,所以重点应放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上。在时间的分配上,初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只用了半节课,后半节课意在品味诗情,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的重点。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本节课考虑多多,还有不足之处:
课上,同学们能按着我的思路学习,不过在感受诗情的环节学生体会得还不够。首先,学生对于诗人的资料、诗歌的写作背景还不是很了解。虽然课下学生查找过相关资料,但不具体,也不翔实,所以诗人写这首诗的感情就不能够很好地去体会,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路途遥远,诗人却只觉得“一水”“只隔”。教师应该把诗人当时的心态,所处的政治环境,屡次的人生遭遇都讲解给学生,用他们的生活感受去体会作者的感情。
其次,王安石用字推敲、准确也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我想让学生从“绿”这个字感受江南满眼新绿,一派生机的景色。我也感觉学生对于作者多次换字的典故熟悉万分,没必要进行换字练习了。然而我的想法错了。学生的体会不深刻,只有进行换字练习,他们才能体会作者用字的斟酌。
看来,看似简单的东西未必简单。越是简单的文章,它包含的内容越耐人寻味,道理越深刻,需要教师付出的越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的桥
- 太阳和月亮
- 我的同学
- 牵牛花
- 读《列宁小时侯的故事》有感
- 快乐的星期六
- 星星
- 龙眼
- 美丽的柳树
- 小猪笨笨
- 采风
- 回老家的感受
- 踩影子
- 告诉我走路的人
- 肉夹馍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课教学
- 基于能力导向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 传统文化进行文化旅游的发展与管理
- 中国民俗学的困惑与前瞻
- 和平 发展与历史大时代——试论邓小平时代理论的深远意义
- 施工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探讨
- 谈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教材建设
- 艺术试论
- 论政府管理创新的原则
- 浅谈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
- 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 市场营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 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 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民族艺术的殿堂
-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颜色词的构成分析
- 《画》综合资料
- 《乌鸦喝水》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的教学
-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之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教学评析之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 《乌鸦喝水》课后研究活动
- 《小白兔和小灰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