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从事了多年的教学工作,也讲过不少次的古诗教学,总认为古诗非常好讲。但是来到一实验之后,我对古诗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古诗教学并不简单,而是非常复杂。
前几天,我讲了一节达标课,我所讲的内容恰恰是一首古诗──《泊船瓜洲》。这是一首表达思乡的诗,脍炙人口。对于学生来说,读诗、背诗已不是重点和难点,因为他们早在三年级时就积累过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感受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上,这也是我在请教同年组多位教师之后的共同意见。于是,我便在怎样感悟古诗的情感上仔细揣摩,探寻方法。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几个环节的设计让我颇有收获:
1、注重朗读,熟读成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体会古诗感情的最好方法。通过朗读,学生和诗人的感受会贴得更近。新课伊始,我先指名让学生朗读古诗,并指出多音字的准确读音。之后,在学生讨论诗意汇报时,让学生读出诗句再解释诗意。分析完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乡情后,又多次朗读,每读都有新的要求。我觉得学生的感情应该是越来越强烈的,他们的这种感情恰恰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了。
2、重点明确,安排合理:
真正优秀的教师不是讲好一节课,而是能根据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这首古诗学生早就背诵过了,所以重点应放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上。在时间的分配上,初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只用了半节课,后半节课意在品味诗情,这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的重点。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本节课考虑多多,还有不足之处:
课上,同学们能按着我的思路学习,不过在感受诗情的环节学生体会得还不够。首先,学生对于诗人的资料、诗歌的写作背景还不是很了解。虽然课下学生查找过相关资料,但不具体,也不翔实,所以诗人写这首诗的感情就不能够很好地去体会,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路途遥远,诗人却只觉得“一水”“只隔”。教师应该把诗人当时的心态,所处的政治环境,屡次的人生遭遇都讲解给学生,用他们的生活感受去体会作者的感情。
其次,王安石用字推敲、准确也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我想让学生从“绿”这个字感受江南满眼新绿,一派生机的景色。我也感觉学生对于作者多次换字的典故熟悉万分,没必要进行换字练习了。然而我的想法错了。学生的体会不深刻,只有进行换字练习,他们才能体会作者用字的斟酌。
看来,看似简单的东西未必简单。越是简单的文章,它包含的内容越耐人寻味,道理越深刻,需要教师付出的越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自然的声音
- 贴鼻子
- 端午节
- 只要不泄气,你就是成功者
- 我的老师
- 端午节
- 我爱家乡的樱桃
- 端午节吃粽子
- 端午节
- 意外
- 未来的房子
- 垃圾袋奇遇记
- 在战场中的蝙蝠
- 我的科幻学校
- 难忘的端午节
- 小学五年级节约用水倡议书
- “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倡议书
- 抵制“有偿家教”倡议书
-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合格的中学生”倡议书
- 小学学生交通安全承诺书
- 爱心捐款倡议书样本
- “一帮一”助学活动倡议书
- 公共机构节能倡议书
- “精神文明月”倡议书
- 保护母亲河,为世界守护一湖清水倡议书
- 感恩节活动倡议书
- 小学生低碳生活倡议书
- 化工大学学生安全承诺书
-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承诺书
- 2023年观看《长空之王》心得体会范文
-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内容研究
- 谈艺术的时代性
- 论东魏北齐初期高欢父子治理贪污腐败政策的变化
- 《欲望号街车》的二重性研究
- 关于非营利科技机构法律政策需求研究(1)论文
- 小议同质化时期CRM在汽车营销企业中的应用
- 浅析科技平台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1)论文
-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下)(1)论文
- 摄影艺术创作中比较手法的意义
- 真善美与邪恶的较量研究
-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 有关保险网络营销研究
- 试论圣经角度解读《白鲸》
- 医院服务营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论设计价值观与设计行为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
-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 《卡罗纳》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 《白鹅》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 《白公鹅》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搭石》教学设计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 《乌塔》教学设计
- 《母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