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在自主对话中感悟──《长相思》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鼓励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文本进行对话,是对话的基点。在教学中我挥动着情感的指挥棒,指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过朗读与想象解读文本,体验词人的情感,感悟词中的形象。
1、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味情感:
朗读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听(听老师或录音范读)、看(默读)、读(出声朗读)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言语材料,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读的功能,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文本,在教师的范读中启动情感,在朗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
《长相思》在声声朗读中被感知、感受、感悟,从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读出“味道”与“感觉”,读出了征程的“画面”与故园的“情景”。当学生初步感受文本、读出味道与感觉之后,王崧舟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力的声音范读课文,将直板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变成立体的有生命的文本,表现出词的精神和生命,启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带着情感走进“征途”与“故园”,读出画面与情景。当学生融进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时,王崧舟再次启动了他情感充沛的范读,强化学生的情感,链接学生的表象,形成生活画面,凸显人物形象。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我认为,语文课上,既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进去,即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出来,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长相思》教学中,王崧舟既让学生带着“梦都作不成,觉都睡不好”的感觉朗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又让学生带着“长相思”的感觉朗读词,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
学生在朗读中体验着情感、深化着情感,逐步由“感悟”到“感动”,感悟词人的理想与壮志,为纳兰性德保家卫国的精神而感动。
2、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感悟形象:
在音乐和声情并茂的范读感召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走进了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直接与词人展开对话。
学生们通过想象,感悟纳兰性德的“征途”──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充满了远离与牵挂。在与“征途”对话后,通过问题将对话切换到词人的家乡和故园。学生在《琵琶语》的情思中,又展开了与“故园”的对话。在“故园”想象中,教师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家乡生活的多种可能,不断拓展学生对话的思路──学生们想象并感悟着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和祥和。
“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却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却都破碎了!”通过想象,“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身”和“心”的对话使学生感到征途的艰辛、战争的酷烈;两次想象的对比使词人倍感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
通过朗读与想象,一颗思乡怀故、感情细腻哀怨而又勇赴疆场、戍边卫国的高大鲜活形象生成在我们的语言和精神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汉字
- 我爱汉字2
- 文明只差一步
- 我爱汉字
- 文明只差一步
- 父母的爱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有趣的汉字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文明只差一步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有趣的汉字综合实践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当代中国电影:市场与营销
-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 试论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与学术规范问题
- 环境噪声污染与健康生活
- 美国电视电影的发展与现状
- 国际话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 类型人物论
- 浅议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 综合艺术与电影剧作构思
- 大牌导演:超前与落后
- 中美警匪题材影视作品的对比分析
- 8类电镀清洁工艺
- 污泥、垃圾的OTM好氧生化处理法
- 后现代的英雄神话
-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 《小壁虎借尾巴》随堂练习:提高篇
- 《小壁虎借尾巴》相关资料
-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问题探究
- 《小壁虎借尾巴》整体阅读感知
- 《小壁虎借尾巴》训练素材
- 《小壁虎借尾巴》写作指导:新“小壁虎借尾巴”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二)
- 《小壁虎借尾巴》趣闻故事
- 《小壁虎借尾巴》考点练兵(二)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一)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重点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难点
- 《小壁虎借尾巴》随堂练习:巩固篇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目标
- 《小壁虎借尾巴》范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