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望断关山万千重一唱三叹长相思──特级教师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赏评

望断关山万千重一唱三叹长相思──特级教师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赏评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词,就是“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又名纳兰容若)的传世之作《长相思》。2005年10月,全国首届经典古诗文诵读观摩会在江苏无锡举行。王崧舟老师凭他的才情,凭他的智慧,凭他对新课标的体认和对作品的诗意解读,对这首词作了激情演绎。

一、起──如此冰霜如此路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在张籍的笔下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自由地把《长相思》这首词仔细读四遍,前两遍争取把生字、多音字念得字正腔圆,后两遍争取把词念通顺,注意内部停顿。(学生读)

师:来,孩子,你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学生朗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风一更”的“更”是个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他都念准了。来!我们一起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预备起!

(生跟着读一遍后,教师读一遍,学生跟着又读一遍)

……

师: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得正确、有节奏,还要读出味道来。

(一学生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师:好一个“故园无此声”,有味道。

(另一位学生朗读)

师:好一个“聒碎乡心梦不成”!来,我们一起读!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词读到这儿,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

生: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非常思念家乡。

生: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因为思念家乡而连觉都睡不好了。

师:是的。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这首词。(学生有感情地齐读《长相思》)

赏评:从王安石、张籍两位词家的乡愁切入,引发学生探寻本课纳兰词中的离愁别恨,这样的导入自然是最适切,也是最“诗意”的。之后,深谙反复诵读乃古诗词研习之道的王老师祭出了“朗读”的法宝,学生由读准字音开始,直至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终于不仅读出了“味道和感觉”,也在读中感知了词的大意。古人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可见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二、承──望断关山万千重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的长相思?请大家默读这首词,看看插图和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学生默读)

师:好了,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第一个问题,作者的“身”在哪里?

生:作者的在前往山海关外的路上。

生:他的身可能在高山上。

生:他的身可能在营帐里面。

师: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稍做停顿)那么他的心在哪儿?

(连问数名学生,均答故乡或故园)

师:好的,在故园。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板书“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把它连起来(用圆圈圈住这八个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生:我发现了纳兰性德他既想保家卫国,但又很想念自己的家人。

生:我还觉得纳兰性德他不管在什么地方,心里总是有家乡的。

师:是的。那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心情读出来。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读。(学生再读)

师: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怆》并深沉、深情地范读)

生: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睡不着,都在思念他们的故乡。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因为思念家乡,睡不着那样的情景。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思乡的情绪更重了。

……

赏评:语文课既要书声琅琅,又须静思默想。诵读过后,王老师的导读策略转为让学生“默读这首词,看看插图和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大概在讲什么意思”。由“非常思念家乡”而过渡到对作者“身”在哪里、“心”在何处的叩问,这是极其自然的步步递升。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轻巧而精准的“点击”,学生又在潜心涵泳中真切地体悟到了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幽怨哀愁。其间,教师随机点拨和深情范读则又对特定场景作了的强力煽情和有效渲染。

三、转──曾经沧海难为水

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是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背景播放《琵琶语》音乐,学生写片段。)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们在巷口玩耍嬉戏;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

生:我看到了那个晴朗的天气,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逮蚂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生: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但是现在,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板书大大的“碎”字,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一起读《长相思》。

(学生齐读)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让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

(学生再读)

赏评:“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是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教师突转话锋,让学生瞬间进入“心系故园”的“追忆逝水年华”中。在舒缓的《琵琶语》的伴奏衬垫下,学生先是融情想象,继而激越表达。由此,征途的艰辛、战争的惨烈,与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已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可以揣测到,在纳兰性德的妻子心中,定会有深情的呼唤:“寻你寻你,千呼万唤;念你念你,魂牵心动;深深的爱、绵绵的情,都化作云潮,化作云潮汹涌!”

四、合──一唱三叹长相思

师: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你是不是应该问一问纳兰性德?

生: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思念家乡,那你为什么还要去从军呢?

生:纳兰性德,你快点回家吧!你为什么不回家呢?

生:你为什么不把想对家人想说的话写下来,让一个老乡帮你送过去呢?

师: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词句)

生(读):“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孩子们,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学生分别以妻子、父亲、孩子等问纳兰性德)

师:我们再一起问问纳兰性德。

生(齐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

生(拟父):不是,我从“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看出你不是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为国。

生:(拟妻):你不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你是为了保卫祖国。你离别家乡,是为了到前线去杀敌。所以我不怪你。

师:是的,我何曾是轻离别呀!我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

(引导学生再次诵读《长相思》后,屏幕出现大大的“长相思”三字)

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齐):长相思!

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齐):长相思!

师: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

生(齐):长──相──思!(掌声)

赏评:“读到现在为止,你是不是应该问一问纳兰性德?”教师这一发话,勾起了学生对词人心灵的叩问。而相机呈现的词人征途所作《菩萨蛮》中的两句话,又让学生能凭此而以词人的妻子、父亲、孩子等身份,与词人展开一场情景对话。在一唱三叹的回转反复中,学生体悟到了词人内心两难的矛盾冲突,知道了“身向榆关那畔行”并非“轻离别”,而是为了戍边卫疆、保家卫国。其实,对词人而言,“那秦时的明月、那汉时的风,是梦不是梦,望断了关山万千重!”

【总评】

短短的一堂课,短短的两句词,竟被演绎得如此一波三折,如此波澜起伏,如此荡气回肠!它就像一口井,开掘得那么深,一任清泉汩汩流淌。王崧舟,这位栖息在“诗意语文”里的情感派大师,以创新的课堂理念、精妙的课程设计、高超的教育智慧,把我们带进了诗情画意的世界。

静心回放教学场景后你会发觉,尽情地诵读、心灵的回想和生命的追问,构成了此课三大亮点。在洋溢着诗意的氛围中,学生感动着、吸纳着、享受着。课已毕、情未了,我们无法淡忘课堂上那直面心灵的诵读、刻骨铭心的想象和充满生命意义的追问。语文课程,它不是解释,不是说明,不是授与,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是一回情感的体验,甚至是一次生命的涅槃。

一首首诗章,其实就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王老师引领孩子们读出了意,研出了情,悟出了境,品出了韵,精致和谐而又恢弘奇崛,缜密细腻而又大气开放。学生不仅思绪如滔滔江水般喷涌而起、一泻千里,同时又无疑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毫不夸张地说,本课已臻出神入化之境,堪称“只可一次”诗词教学经典。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冬令营
我爱我的家乡
小熊拔牙
躲雨
小猴结婚
笋芽儿
别问这是为什么
小毛驴和牛大哥
一次特殊的期末考试
可爱的小虾
小鸟,是我们的朋友
续写课文《水乡歌》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最好吃的苹果和梨
美丽的星空
娱乐狂欢活动策划
“满意在基层,争做好公仆”活动方案
乡扶贫开发实施方案
*别墅策划案
企业年度工作总结暨未来发展和内部管理企划书
xx县青年志愿者“三下乡”活动方案
2005年春运工作实施方案
深化拓展公道正派学习教育活动方案(公司)
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在*城区开展创建青年文明社区的活动方案
剖析医疗广告企划与方案
计划生育服务站改革方案
2004党员教育活动方案
组建龙游职业教育集团方案
市教育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网络财务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新趋势(1)
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
戏曲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与组合功能
论戏曲打击乐的组成与功能
公允价值在中国的特别性(1)
企业效益审计应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1)
有效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几个前提(1)
幼师打击乐教学的实践探索
红色经典音乐的“超时空经典性”研究
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品牌建设(1)
高校音乐教师在现代数字环境下的应对和提升
《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分析(1)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
审计证据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的可行性研究(1)
论流行音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将相和》整体教案设计及评析
《穷人》教案
《美丽的小路》教案设计
《有的人》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四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凡卡》教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比尾巴》教学设计
《詹天佑》课堂实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