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梅花魂》微格案例

《梅花魂》微格案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梅花魂》微格案例

一、发现问题

高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等原因,他们上课的积极性较低年级比削弱了许多,不愿主动发言,以至语文课上总是三、五个孩子在轮番回答老师的提问,和老师进行互动。更多的学生处在旁听的位置上,这种现象,不利于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阻碍了孩子口语交际和语文感悟能力的发展。

深剖这种现象,不乏有教师的责任,课堂讲授欠生动,引不起孩子的兴趣,尤其是传统式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更提不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所有教师的共识,但是如何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又是教师头疼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

通过参加王凤桐老师的微格讲座,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如何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

1、因为微格教学的思想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项新事物:

因此要有一段自己摸索的阶段。在摸索中寻求经验。为了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我首先给他们看课例,让孩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从形式上了解口语交际的过渡语,和讲话的神态。从而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经过反复的练习,例如,“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你说的有些小问题,我能帮你补充一下吗?”“我的话说完了,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2、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生学法,可以令孩子终身受益: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法的指导,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着学习的方法,拿到一篇文章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去思考从哪个角度去分析文章,从而确定学法。例如:从课题入手分析;由主要人物的言行分析……

3、确定学法后具体进行操作:

运用多种恰当的方法去感悟文本内容。例如:对比、联想、想象、抓重点的字、词、句去分析……。

4、下面我以《梅花魂》一文来介绍一下我的教学方法,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5、这篇文章结构严谨,但含义深刻:

孩子不易理解,因此设计巧妙的问题让孩子在读中理解感悟,在生生的交流之去感悟,在交流之中得到思维的碰撞。从而理解文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什么花吗?最好能说一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或补充)

二、新授

1、确定本课的学法:

师:我喜爱梅花,每当看到那朵朵冷艳,屡屡幽芳的梅花,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下面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想一想你打算从哪入手来分析这篇文章?(生自由读 )

生:我想从“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来分析这篇文章。

明明:你说得很好,但我觉得这篇文章因为讲了5个小故事,所以我想从这5个小故事入手来分析这篇文章。

(跃跃欲试,高高的把手举起说):“因为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外祖父,所以我想抓住外祖父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分析这篇文章。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那这么多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好呢?(大家讨论,确定一种最好的方法。)

2、理解“梅花魂”的含义:

师:这节课我们就抓住“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来学习这篇文章。(读课文思考)四个人一组,由小组长组织进行交流。

汇报交流的意见:

生1:我是从“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来分析这篇文章的。我找的在第13自然段,“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说明梅花不怕寒冷。

生2:听了他说的这翻话,我想到了在暴风雪时,风呼呼的刮着,但是梅花却不服,不怕寒冷的样子。大家同意我的想法吗?(同意)

师:非常好!你还联想到了风雪中梅花的样子。真棒!

生1:我还想到了厚厚的白雪压在他的身上,他也不怕,也不会死,雪化后他又更加的灿烂,更有生机的样子。我的话说完了,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2:我还想到了一首古诗我想给大家朗诵一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

师:大家通过这句话联想到了不同状态下梅花的样子,看来,联想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对梅花有更多的了解。(总结方法)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梅花的样子,看看和大家的想象是否一样?

教师出示:

傲雪的梅花和风雪后盛开的梅花图片(梅花赞的歌曲)

师:请你试着读一读这句话,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出示: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指名读)

唐奇:读了几句话后读错了:(对不起,我读错了,能让我再读一次吗?)

邓颖给唐奇评议读的优缺点后说:“我也想读一读”。

生1:李阳我还想为你补充一下,我找的是13自然段”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她)字说明在作者眼睛里,梅花不仅是一种花,她所代表的是一个人。我的话说完了,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刘磊:我也想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我也觉得梅花在这里已不仅仅是花,文中说”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说明梅花就像那些有气节的人物。” 我的话说完了,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请允许我说说自己的理解,我是用联想的方法理解这句话的,因为”气节”这个词让我想到了苏武宁可流放也不屈服,不向凶奴投降。他是有气节的人物。我的话说完了,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我觉得邱少云也是有气节的人物。(大家为此争论了起来)

师:同学们说得到底对不对呢。下面我们一起再去认识几位有着铮铮铁骨的人物。

出示:文天祥、苏武、朱自清的图片和资料。

生:对不起,我知道自己刚才说的邱少云是有气节的人物是错的,准确地说邱少云应该是舍己为国的英雄。

师:他们是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你试着读一读这段话,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我知道梅花魂指的就是梅花的精神,也就是中国人的精神。梅花魂也就是中国魂。

师:回顾一下,学完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和大家分享?

生1:抓重点的字例如愈是寒冷,愈风欺雪压,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的愈字。

生2:我是通过抓重点的词。例如: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中的气节二字。

生3:我用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的。我的话说完了,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4:我用了对比法理解的。例如:雪中的梅花和雪后的梅花作对比。

生5:在结构上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互相呼应,中间是具体的事件。

生6:我们还可以联想学过的古诗词。

【教学反思】

1、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语文课堂当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各有所得,长期坚持,孩子的文学素养会有很大的提高。

2、孩子乐于用这种近似于自给自足的方式去学习课文获得知识,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次次的体验着成功的喜悦,比教师一味的拿知识去灌给学生效果要好得多。

3、通过这种方式的练习,为他们今后的社会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会学习,会处世。

4、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尽然,一个班的孩子在交流中会有很多思维火花的碰撞。从而激起更多的火花,对全班来学生来说是启发,是提高。使得对课文的理解会更深刻。

5、让孩子学会了倾听,因为孩子只有专注,才可能对的发表意见。为了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的观点,他们会自觉地倾听。

6、学生在互动中获得了知识,在交流中得到了思维的锻炼,在理解水平上获得了提高。

7、在学生交流讨论过程中教师不是没有事做,此时的教师更要去倾听、去思考学生的话语,并及时地予以补充或给予肯定,让孩子清楚朝什么方向去思考。对于难度较大的文章,教师更要精心的被学生,了解学生在哪些环节有可能会出问题,去设计帮孩子上台阶的教学手段,从而打有准备的仗。当然这种课要求教师的临场机智更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互联网对儿童来说是危险的
​A busy month(忙碌的一个月)
The Tibetan Minority(西藏少数民族)
我的座右铭
今天是母亲节
我的爸爸(My father)
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吗
My Mother’s Garden(妈妈的花园)
在你心目中,什么才是美
Fatigue and Rest(疲劳与休息)
My May Day Holiday(我的五一假期)
最好的旅游方式
​The Disabled Should Have Equal Rights(残疾人应享有的权利)
我难忘的旅行
我和母亲的五一节
现代企业教育战略浅议
改革开放30年论文——试论经济全球化下改革开放三十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主体意识的培养
浅谈中国成人教育的展望与选择
浅论崇教思想与中华武术的发展
基于就业导向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如何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1)
全职妈妈对婴幼儿成长的利与弊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和中国的对策(1)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榜样激励
浅谈投资组合理论对我国保险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
日本对华ODA政策变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
试论就业导向下中职园艺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设计
《画》教学设计一
《王二小》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教案
《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称象》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评点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小伙伴》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